汉语辞典手册:藉
汉字藉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藉
-
Unicode码:\u85c9
-
GBK码:BDE5
-
实体:藉
-
繁体中文:藉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慈夜切,去祃,从。
古时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
蕙肴蒸兮兰借。
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借。
以物衬垫。
簪金借绮升曲筵。
坐卧在某物上。
尝昼寝,偏借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借谓身卧其上也。
芳草秋可借,幽泉晓堪汲。
朝登古城口,夕借古城草。
助,有助于。
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借谈笑。
更有余闲,讲求胡注《资治通鉴》,或《纪事本末》,考镜已往,有借将来。
宽厚有涵养。参见“蕰借”。
抚慰;安慰。参见“慰借”。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史记‧陈涉世家》:“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于虖!世多诋浮屠者,然今之士有如一(法一)之能规其友者乎?借有之,有如杲(宗杲)之能受者乎?
无以自别于群鬼之中,借非金仆碧睛,世乌得而辨之哉!
第二部分
发音
秦昔切,入昔,从。
践踏;凌辱。
杀夫子者无罪,借夫子者不禁。
借犹辱也。
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借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借,蹈也。以言蹂借之。
踏借盘案翻,终日憎赤帻。
吴县穹隆山大石,自麓移立山半,石所经,草木皆压借。
贡献;进献。
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欲因鲁之礼,因晋之权,而请冠端而袭,其借于成周,以尊天王。
借谓贡献。
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借君,与君相忆也。’
盛;多。
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闲,名声借甚。
肴蔌芬借,觞醳泛浮。
鱼肉曰肴。菜蔬曰蔌。芬,香也。借,多也。
桂条攀偃蹇,兰叶借参差。
顾念;顾惜。
性简絜,以声利为污,疾邪太甚,孤特一概,故轻去位无所借。
把那弓箭解,刀斧撇,旌旗鞍马都不借。
他把奴全然不借,直恁的信音绝,谁知你到今心性别。
用绳缚。
通“籍”。登记;记。 《晏子春秋‧问下一》:“﹝景公﹞命吏计公掌之粟,借长幼贫氓之数,吏所委发廪出粟,以予贫民者三千钟。”
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借矣。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明《见只编》卷中:“张惶遽,急称病谢事,上犹下温旨,赐羊酒慰之,不信宿而诏借张矣。”
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借其资为医院等院。
通“籍”。赋税。 《诗‧大雅‧韩奕》:“实墉实壑,实亩实借。”
借,税也。
景公借重而狱多,拘者满圄,怨者满朝。
借即是赋,或者平时的征收叫做借,军兴时的临时徭役车徒叫做赋。
通“阼”。势位。 《韩非子‧三守》:“因传柄移借,使杀生之机、夺子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