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苞
汉字苞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苞
-
Unicode码:\u82de
-
GBK码:B0FA
-
实体:苞
-
繁体中文:苞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bāo
注音ㄅㄠ
切音
布交切,平肴,帮。
2
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小叶片。如:含苞待放。
3
指植物外表的包皮。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揜翠。
古决绝词云:……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
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4
草名。即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其高燥则生葴析苞荔,薜莎青薠。
张揖曰:‘苞,藨也……’藨即今所用作席者也。
5
草木的根。
苞有三蘖,莫遂莫达。
苞,本;蘖,余也。
6
指代树木。
铄金镂木,分苞烧殖,以备器械。
7
丛生;茂密。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苞,茂也。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丛生而固也。
8
汇聚;聚集。
郭景纯《江赋》曰:‘注五湖以漫漭。’盖言江水经纬五湖,而苞注太湖也。
9
广阔。
10
11
12
13
14
通“包”。包容;包含。 《荀子‧非十二子》:“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
夫坐言不行,则牧童兼乌获之力,逢须苞尧舜之德。
以语观之,则右史记言,《尚书》、《战国策》,成败兴坏之说大备,无不苞也。
北并乎锡伯利亚,南襟乎中国海,东距乎太平洋,西苞乎昆仑虚,黄种之所居也。
15
通“包”。引申作兼并。 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彊秦,五国宾从。”
17
18
通“俘”。 《谷梁传‧隐公五年》:“苞人民,殴牛马,曰侵。斩树木,坏宫室,曰伐。”
苞读为俘。俘,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