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苏
汉字苏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苏
-
Unicode码:\u82cf
-
GBK码:CBD5
-
实体:苏
-
繁体中文:蘇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sū
注音ㄙㄨ
切音
素姑切,平模,心。
2
亦作“稣”。
3
植物名。即紫苏,又名桂荏。
苏、蔱、紫姜,拂彻膻腥。
4
薪草;柴火。
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苏,樵也。
5
取草;割草。
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樵,取薪也。苏,取草也。
6
取;索取。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苏,取也。
7
苏醒;复活。
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生自负尸,与三娘具归,置榻上;投以药,逾时而苏。
8
引申为睡醒。
东窗未明尘梦苏,呼童结束登征途。
9
苏息;恢复。
徯予后,后来苏。
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醉里放歌衰鬓短,狂来摇笔壮心苏。
10
拯救;解救。
苏饥息穷,去害除弊。
何以苏我?上天降雨。
苍生何芸芸,帝命苏其穷。
11
鸟尾。
蒙鹖苏。
苏,尾也。
12
13
古国名。建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
又娶于苏,生子瑕。
苏是国名,所都之地,其邑名温。
14
通“疏”。散开;松开。 宋米芾《画史》:“岁久,卷自两头苏开,断不相合,不作毛搯则苏也。”
越五日,送千户所枷禁。十一月初一日,苏枷。
15
通“傃”。相向;朝向;指向。 《荀子‧议兵》:“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
苏读若傃。傃,向也;谓相向格斗者。
大夫色稍宽,面文学而苏贤良曰。
盛色而相苏。
17
用同“酥”。酥油。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妇人不粉黛,以苏泽发。”
18
江苏省的简称。
苏、浙、皖、鄂、陕、陇东将最先接收。
19
苏州的简称。
《旧唐书‧杨发传》:“出为苏州刺史。
苏,发之乡里也。”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0
姓。见《通志‧氏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