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色
汉字色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色
-
Unicode码:\u8272
-
GBK码:C9AB
-
实体:色
-
繁体中文:色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所力切,入职,生。
颜色。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色恶不食。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
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
如:红色;绿色;双色。
女子的美貌。
梁亡,自亡也,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雷横坐在上面,看那妇人时,果然是色艺双绝。
脸色;表情。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
每视学,从神策兵数百,京兆尹黎干率钱劳从者,一费数十万,而朝恩色常不足。
要炼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炸弹落于侧而身不移!
特指和悦的脸色。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和颜色而笑语,非有所怒,于是有所教化也。
作色。生气貌。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
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其人必赧然而媿,或艴然而色。
或一言失体,或一事失检,而彼此疑猜,不能情恕,不能理遣,小则色于面,大则发于声。
景象;光景。
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耶?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看花身落魄,对酒色凄凉。
他的家倒还在,只是看去很有些晦气色了,但这恐怕不过是我自己的感觉。
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参见“注色”。
种类。
伏请非专通经传,博涉坟史,及进士五经诸色登科人,不以比拟。
吕侯得乡人,分赠我已幸。其赠几何多?六色十五饼。
匣内的茶食通明的映入行人眼里,似欲伸手招致他们去买几色苏制的糖食带回去。
古代教坊所属部门的名称。
旧教坊有筚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杂剧色、参军色。色有色长,部有部头。
宋周密《武林旧事‧干淳教坊乐部》列有杂剧色、歌板色、拍板色、琵琶色、箫色、嵇琴色、筝色、笙色、觱篥色、笛色、方响色、杖鼓色、大鼓色等。
物质的成分(多指金银)。
他这银子是九五兑九七色的,又是市平,比钱平小一钱三分半。
按洋钱之质,皆非足色,各国所造,大半具系九成。
古人灼龟占卜,在龟甲上所呈现的气色,即所谓兆气。
凡卜簭,君占体,大夫占色。
色,兆气也。
色兆气也者,就兆中视其色气。
佛教指一切可以感知的形质。
若有色,若无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
第二部分
发音
色子。即骰子。
色不顺,不是我输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南音呼骰为兜,许不解,固问之。少年手摹其状。
许乃笑于橐中出色一枚,曰:‘是此物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