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缓
汉字缓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缓
-
Unicode码:\u7f13
-
GBK码:BBBA
-
实体:缓
-
繁体中文:緩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huăn
注音ㄏㄨㄢˇ
切音
胡管切,上缓,匣。
2
宽绰;宽松。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
3
谓刑政等宽弘、宽恕。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缓刑罚,薄赋敛。
公屡言:远人急之,则惜性命相屯聚为寇;缓之,则自相怨恨而散。
4
迟;慢。
天有燥湿,弦有缓急,柱有推移,不可记也。
于嗟苦驽缓,但惧失宜当。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歌归去。
5
推迟;延缓。
丕郑如秦谢缓赂。
宝饵缓童年,命药驻衰历。
我想用珂罗版,托东京有名的印刷局去印。不过还要缓一下。
6
怠慢。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缓,怠慢。
7
柔软;疏松。
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
缓,柔也。
8
软弱;柔弱。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
六月,虔钊等至成都,知祥宴劳之,虔钊奉觞起为寿,知祥手缓不能举觞,遂病。
9
中医亦特指脉搏弛缓无力的病症。
缓,脉去来亦迟。
10
谓朝纲弛弱不振。
物力既屈,仓廪竭而府库虚;号令未通,朝庭缓而州县弛。
11
恢复,恢复正常状态。
在冰凉的地上爬伏了好大半天,他才缓过气来。
常四起立起来,站定了脚跟,缓了缓精神。
12
姓。见《魏书‧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