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箸
汉字箸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箸
-
Unicode码:\u7bb8
-
GBK码:F3E7
-
实体:箸
-
繁体中文:箸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zhù
注音ㄓㄨˋ
切音
迟倨切,去御,澄。
2
亦作“櫡”。 筷子。
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
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
清赵翼《陔余丛考‧呼箸为快》:“俗呼箸为快子。
举起箸来取菜,提起杯来喝酒。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zhù
注音ㄓㄨˋ
切音
陟虑切,去御,知。
2
同“着”。
3
显明。
霸者之善箸焉,可以时托也。
霸者其善明箸,以其所托不失时也。
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箸,邪气流行,为重困于俞,忿发为疽。
4
撰述;写作。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此中枯寂,殆非人世,然居之甚安,况诸史满前,甚可与语者也,箸书则未,日与小儿编排齐整之,以须异日归之左右也。
崔瑞已,字安道,善酒令,箸《庭萱谱》,称同尘先生。
直至清末,震钧箸《石鼓文集注》,辨为秦文公东猎时所刻;又于所箸《天咫偶闻》曾撮述其大略。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zhuó
注音ㄓㄨㄛˊ
切音
陟略切,入药,知。
2
同“着”。
3
附着。
兵箸晋阳三年矣,且暮当拔之而飨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复言。
箸,言附其城。
4
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