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笔
汉字笔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笔
-
Unicode码:\u7b14
-
GBK码:B1CA
-
实体:笔
-
繁体中文:筆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鄙密切,入质,帮。
bĭ
书写和绘画的工具。
中国笔以毛制笔头。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必有奇能博辩之士,为时而生,持简操笔,从而写之。
今凡可以写字绘画的文具都叫笔。如:粉笔;石笔;蜡笔;钢笔;铅笔;圆珠笔。
泛指文具。
史载笔,士载言。
笔谓书具之属。
今亦或指形状像笔的东西。如:电笔。
记述;写作;书写。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
今摘取古来佳句沁人心脾者随所得笔之。
至于有身份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类,则决不出之于口,更何况笔之于书。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所以过绝人者,唯在才长思远,口给笔高,德全行洁,强训博闻之事耳。
一日在仁智殿呈画,文进以得意之笔上进,第一幅是《秋江独钓图》。
但是无论从诗人的早期的即兴之作或者后期的着意之笔当中,我们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些强烈的、力透纸背的特征。
指散文。与诗相对待而言。
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与文相对待而言,指无须讲究情采声律的叙记应用文。
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是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盖其时(指六朝)文章界域,极可弛张,纵之则包举万汇之形声,严之则排摈简质之叙记。必有藻韵,善移人情,始得称文;其不然者,概谓之笔。
笔触;笔姿。
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沈。
有柟木版揭梁间甚大,书杜诗,笔亦雄劲,体杂颜柳,不知何人书。
独斯碑者,云蒸霞蔚,笔既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如:工笔;败笔。
汉字的笔画。
姜白石先生《禊帖偏傍考》云……‘欣’字‘欠’右一笔,作章草发笔之状,不是捺。
昔先圣本名兵,已乃去其下二笔。
如:笔顺;起笔;收笔。
量词。用于钱款、帐目、交易。
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这两笔底下皆有原故。
到了节……家家必须用粽子、桑葚、樱桃供佛,他们就有一笔生意好作。
好,就这么说定了,在银行那笔款子,我就替你调派了。
量词。用于书画笔画。
他邀小弟到家,临别时,将此图相赠,他说是几笔丑画,弟回到营中闲坐,偶取来展看,才知道是三晋之图。
如:写得一笔好字。
量词。用于书面文辞。
一挥挥就一笔诗,笔翰与羲之无二。
前日初许约时,以金声朝奉设誓,尤恐怕不足为信,复要金声写了一笔婚约。
顺便补一笔,自从他参军以后,不久便在保定以北立下战功,因而提拔成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