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祇
汉字祇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祇
-
Unicode码:\u7947
-
GBK码:B56F
-
实体:祇
-
繁体中文: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zhī
注音ㄓ
切音
章移切,平支,章。
2
适,恰。
成不以富,亦祇以异。
祇,适也。
成即诚之假借字……马习《毛诗》,训祇为词,与传训祇为适,其义相通。
病未若死,祇以解志。
祇,适也。
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
3
但;只。
祇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
胡为来幕下,祇合在舟中。
无家不住曲溪边,祇种高山不种田。
只要奇迹露一面,我马上就抛弃平凡。
4
竟;简直。
相逢浑不觉,祇似茂陵贫。
疏拙祇如此,此身谁与同?
一朵佳人玉钗上,祇疑烧却翠云鬟。
5
通“禔”。安。 《诗‧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祇也。”
祇,病也。
祇,安也。一者之来见我,我则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传以祇为疧之假借,笺以祇为禔之假借。此承壹者之来言之,当以笺义为允。
6
通“多”。 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祇见疏也。’服虔本作‘多’。
《论语》:‘多见其不知量也。’正义云:‘古人多祇同音。’”
7
通“底”。何。 宋杨万里《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诗:“二十六年才四面,骊驹抵死祇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