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知

汉字知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77e5
  • GBK码:
    D6AA
  • 实体:
    &#x77e5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zhī
注音
切音

陟离切,平支,知。

《广韵》
2

晓得,了解。

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王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之也。

﹝学者文人﹞在圆心里转,你却必得在圆周上转,汗流浃背而终于不所以。

3

认识;辨别。

《左传‧成公三年》:“晋侯齐侯韩厥

言服改,明识其人。

故见其一本而万物

韩厥曰:‘君知也乎?’齐侯曰:

,犹别也。

五音不,安能调琴?

4

闻,听到。

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不其以匮之也。

,闻也。

其徒曰:‘所愿也。’

,犹闻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

参见“知名”

5

告诉;使知道。

赵盾之。

由人,曰之;自己,曰觉焉。

湖熟有吾故旧三千余人,昨来相,克期响集。

先生为何如此惊叹,必有其情,请乞之。

参见“知单”“知会”

6

知觉;省悟。

石,无之物,鶂,微有之物。

死而有,其几何离;其无,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只为欺死鬼无,若是见了显灵的,可也害怕哩。

他头昏眼花,人事不

7

记忆。

父母之年,不可不也。

,犹记忆也。

8

见解;知识。

有独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吾生也有涯,而也无涯。

博学切问,所以广

献忠愚昧无,一切听大人训示。

 

9

为,作。

大始,坤作成物。

王念孙曰:‘犹为也,为亦作也。’‘干大始’,谓天之所为是创始万物。

10

主持;执掌。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者,吾与之共越国之政。

三年而郑国之政也。

,犹为也。

仲密民务而已。

博州

 

11

知遇;赏识。

则仕,不则已。

长安倡家女,出入南垂;惟持德自美,本以容见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

臣亦以受陛下非常之,不可以全无报效。

12

结交;交游。

公孙明叔孙

公孙明大夫子明也,与叔孙相亲

君子易而难狎。

者,接也……古谓相交接曰

乃召故所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13

知己者,知交。

遂如故

方舟新旧,对筵旷明牧。

也;明牧,指王抚军也。

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

14

匹配。

乐子之无

,匹也。疾君之恣,故于人年少沃沃之时,乐其无妃匹之意。

15

表现。谓有动于中,表现于容色。

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于颜色。

晋侯闻之而后喜可也。

喜见于颜色。

文侯不说,于颜色。

,犹见也。

奉一爵酒,不于色。

16

欲望,欲求。参见“知诱”。 

17

病愈。

二刺则

饮服三丸,日三服。不,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

,愈也。南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通语也。

18

犹得;得到。

臣恐彼国之不可之也。

此国自不可得往耳。

‘夫聚粟也将以为民也,其自藏之与在于上奚择?’薄疑曰:‘不然,其在于民,而君弗,其不如在上也。其在于上,而民弗,其不如在民也。’

,犹得也。

 

19

犹管;过问。

翠襟浑短尽,红嘴漫多

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

20

代词。犹之。

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衒,人莫取也。

﹞一本作之。

孙子﹞因为赋曰:‘宝珍珠,不佩兮……闾姝子奢,莫媒兮。’

《荀子‧赋》作“莫之媒也。”

21

助词。犹夫。

吾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复何言!

 

22

助词。无义。

须达已蒙老人断,即和颜称本心。

‘即’就是‘即’,意谓就称了心愿,颜色也和下来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zhì
注音ㄓˋ
切音

知义切,去寘,知。

《集韵》
2

“智”的古字。 

3

聪明;智慧。

好学近乎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而解此环不?’

是儿多,可令学经。

 

4

姓。

春秋知罃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