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盛
汉字盛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盛
-
Unicode码:\u76db
-
GBK码:CAA2
-
实体:盛
-
繁体中文:盛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承正切,去劲,禅。
旺盛;兴盛;茂盛。
﹝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众多;丰盛。
﹝王﹞问罢病之故,政事之失,刑罚之戾,哀乐之尤,宾客之盛,用度之费。
绍甲兵甚盛,议者咸怀惶惧。
下望层山,盛若蚁蛭。
担石之储,常空于私室;方丈之食,每盛于宾筵。
谓使丰足。
礼者,盛不足,节有余,使丰年不奢,凶年不俭,贫富不相悬也。
大;盛大。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遂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
为深重。
遣颢到官月余,所疾暴盛……薨于京师。
华美。
今女衣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
极;甚。
平者,水停之盛也。
将军好马甚爱惜,今死,盛懊惋。
盛行。
何晏之徒,始盛玄论。
子书盛于秦汉,而治子书者错出于六朝、唐、宋之间。
抚育。参见“盛养”。
称赞。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神明。
盛,犹嘉也。
姓。
第二部分
发音
是征切,平清,禅。
以器装物。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壶者,所以盛也。
盛,受物也。
且为小囤盛红栗,别有珍禽胜白鸥。
孟老化了盐水,又与每人盛了一碗。
到老秋,收五十多石苞米,两个苞米篓子盛不下。
受物之器。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一盛,一器也。
食粥于盛,不盥。
盛,谓今时杯杅也。
旨酒既盈,嘉肴在盛。
王悲怆不食。坐令自噉,顷刻,已过三盛。
祭祀时放在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
不耕者,祭无盛。
盛,黍稷也。
鲁祭周公,何以为盛?
盛,粢盛也;在器曰盛。
牺盛惟馨,本于明德。
参见“粢盛”。
容纳;承受。
身以盛心,心以盛智。
汉地广大,无不容盛。
容盛,犹言覆载也。
指居住。
老百姓都觉得大祸将临,这地方是再不能盛了。
通“郕”。 《公羊传‧隐公五年》:“秋,卫师入盛。”
音成,左氏作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