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王
汉字王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王
-
Unicode码:\u738b
-
GBK码:CDF5
-
实体:王
-
繁体中文:王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雨方切,平阳,云。
夏商周三代天子之称号。
王若曰:‘格,汝众。’
惟王建国。
王,天子之号,三代所称也。
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
奴隶和奴隶主仍然是西周的两个基本阶级。‘庶人’是奴隶阶级;王、诸侯、卿、大夫是奴隶主阶级。
战国时列国国君皆称王。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诸侯称王,唯楚在春秋之世,余皆在战国。
泛指一国君主。
秦汉以来皇帝对亲属、臣属的最高封爵。
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
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
隋帝赠唐襄公为景王,仁公为元王。
马氏《通考》:‘汉兴,设爵二等,曰王曰侯。’皇子而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故谓之诸侯王。王子封为侯者谓之诸侯。
泛指首领。
妖王惭愧道:‘我从来不生此物,可可的今宵出丑。’
少顷,鬼王及秀才并至。
那上面写着三种文字的罪状:‘耶苏,犹太人的王。’
尊。
匡章谓惠子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
指同类中的最特出或最大者。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如:兽王、花王。
朝见天子表示臣服。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世见曰王。
宋公不王。
诸侯见于天子曰王。王之言往也,往见于天子也。‘宋公不王’,犹言宋公不朝。
氐羌来王。
天子以四夷为守,则要服贡,荒服王。
通“匡”。 《墨子‧迎敌祠》:“唯乃是王。”
王本应作匡,宋人避讳而改为王……《诗‧破斧》:‘四国是皇’,王应麟《诗考》引齐诗作‘四国是匡’,《法言‧先知》作‘四国是王’,《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王者皇也,王者匡也。’是皇、匡、王字音近义通。
姓。
第二部分
发音
于放切,去漾,云。
统治;称王。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张楚。
当秦氏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
古之人有欲以其君王者也,有欲以其君霸者也,有欲以强其国者也。
使之王,封为王爵。
当是时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镇天下。
﹝项羽﹞宰制天下,王诸侯,废公义。
帝赐劳内殿,王其先臣二世,拜河南行省左氶相。
盛;胜。
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陆德明释文:“于况反。
李云胜也。”
通“旺”。旺盛;兴旺。 《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
太傅神情方王。
花繁春正王,茶美梦初惊。
有子联三俊,成名王两家。
上京,祖宗兴王之地。
第三部分
发音
羽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