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爨
汉字爨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爨
-
Unicode码:\u7228
-
GBK码:ECE0
-
实体:爨
-
繁体中文:爨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cuàn
注音ㄘㄨㄢˋ
切音
七乱切,去换,清。
2
烧火煮饭。
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爨,炊也。
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闻得赦老与政老同房各爨的,理应遵旨查看贾赦的家资。
3
指烧火做饭的人。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所馔既其俭薄,爨人不欲思凉,燃火不多,无热可避之也。
而下至屠爨贩卒妪娃童稚,上至大人先生高才硕学,凡此诸思想必居一于是。
4
泛指烧煮。
及冬,则以火爨水,而沸之,而沃之。
夫熯一炬火爨一镬水,终日不能热也。
水为火爨,则沸而熟物。
君不见贼去人归犹爨食,官兵所过生荆棘。
5
焚烧。
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
三尺古琴余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
街头鹿贱豕同价,灶下松多爨最香。
6
灶。
二舍共一井爨。
穨垣破屋古城边,客传萧寒爨不烟。
楚军在桥北晨炊,望见追兵来到,弃其釜爨而遁。
7
戏曲名词。
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旧时亦以爨或爨弄指演剧。
杂剧,吴师贤已下,做《君圣臣贤爨》,断送《万岁声》。
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
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
8
古星名。即今之水星。参见“爨星”。
9
我国古族群名和古地名。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由南中占统治地位的建宁(当今云南省曲靖地区)大姓爨氏集团演变而来。分成东爨、西爨两部。均在今云南省东部。
唐代东爨为乌蛮,西爨为白蛮。
元代称乌蛮为黑爨,白蛮为白爨。
明以后,爨专指罗罗。
盖爨氏自汉蜀迄宋齐,枝叶遍于南州,世为州长,梁以后遂据其地,名之曰爨蛮。
10
姓。
战国时有爨襄。见《战国策‧魏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