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济
汉字济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济
-
Unicode码:\u6d4e
-
GBK码:BCC3
-
实体:济
-
繁体中文:濟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子计切,去霁,精。
渡河。
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
往求我所以济渡。
八月至黑龙江岸,霜未降,冰结如桥,师遂济。
老少同舟欢共济,谆谆细语话家仇。
渡口。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济,渡也。
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济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处争渡。
越过;度过。
西济关谷,或降或升。
仆日夜引领望丈之一至者,以丈素有超世之识,知仆所以肩钜承艰之心,为能疏附后先,以共济艰危也。
流通;贯通。
利贯金石,强济天下。
济,通也。
虽颇有异此心者,辞不获济,屈于所习,因谓虚无之理诚不可盖。
决双塔、白浮诸水,为通惠河,以济漕运。
救助。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前平广固,不能济辟闾,今定洛阳,而杀沈劲,实有愧于四海。
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调剂;弥补;补益。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功勤济国,辅主惠民。
济,益也。
下之修己立诚必求其位而居之者,非苟没于利而荣于名也,盖将推己之所余以济其不足者耳。
文字较多的是《圣谕像解》、《二十四孝图》等,都是借图画以启蒙,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
﹝他﹞知道祈祷是无济的。
增援;增加。
楚莠尹然、王尹麇帅师救潜。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
济,益也。
自古以来,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秦者也。
外济六师,内抚三秦。
停止。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济,止也。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济,止也。
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
利用;发挥(作用)。
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庶器与人相习,有一器济一器之用矣。
成功;成就。
必有忍,其乃有济。
为人君长必有所含忍,其乃有所成。
身与名难两济,功与神尟并全。
贿王事未必济,贿左右则事必济。
今往恳之,事必济。
而欲国家富强,则必要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能得实行,方能有济。
濡,沾湿。参见“济濡”。
充足;齐全。
实恐军用不济,更须百计诛求。
为因延岑文武兼济,刀马过人,圣人见喜,官封太尉之职。
今观其徒,甚属不济。
最高的一个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贯通,我因为足力不济,没有到。
引申为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再不济也比‘宽严大会’上被歪戴上铐子押走的强!
时运不济,我们爷儿们浅在这儿啦,外乡人,是苦命人呐!
犹及、如,比得上。
已经预备下老太太的晚饭,每年都不肯赏些体面,用过晚饭再过去。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
通“隮(跻)”。登上;到达。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五‧济隮通》:“‘济’字本传同。
东至日出,西至日没,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南及南蛮,北济幽燕,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么?
《诗》:
第三部分
发音
子礼切,上荠,精。
jĭ
古水名。古四渎之一。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发源为沇,流去为济,在温西北平地。
其外有浊河萦其溏,清济荡其樊。
戊辰己巳之间,自燕逾济,游于渤海之滨,遍历齐鲁之境。
古水名。发源于河北省赞皇县南,东流经高邑县南,至宁晋县南,注入泜水。
常山郡……房子,赞皇山,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入泜。
见“济济”。
通“挤”。排斥;废弃。 《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济当为‘挤’,挤,灭也。
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济,是吾义也。
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
济,入也。
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吕氏春秋‧离俗》:“‘济’当读为‘挤’。
《说文‧手部》云:‘挤,排也。’谓推排人于患也。”
过滤。
第四部分
发音
前西切,平齐,从。
通“齐”。
庄敬。
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其实也。
俞樾《群经平议‧国语二》:“济当为齐……齐有庄敬之义。
然尚有其貌济其言匮,其言济其实匮者,非天下之至察,何与焉。
《广雅‧释训》曰:
整治,使整齐。
故合之以交,济之以……行,以教其民者,民服。
十一家本作‘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