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洽
汉字洽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洽
-
Unicode码:\u6d3d
-
GBK码:C7A2
-
实体:洽
-
繁体中文:洽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qià
注音ㄑ〡ㄚˋ
切音
侯夹切,入洽,匣。
3
浸润;沾湿。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洽,谓沾渍优渥,洽于民心,言润泽多也。
母视荣,即汗洽矣。
4
符合。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洽,合也……以洽百礼,谓飨燕之属。
盛宣怀任邮传部尚书,议借洋债,收干路为国有,所定条约章程不洽舆情。
5
通达。
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故民爱可洽于上也。
洽,通也。
萧渊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治务。
6
周遍;广博。
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方言》﹞真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也。
当时诸将一心,战守艰苦,威德洽而纪律严。
7
和谐;融洽。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语言不洽,志意不通。
闽南与闽北人之感情颇不洽。
9
通“给”。及,赶上。 《商君书‧兵守》:“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熯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
‘洽’亦当为‘给’,古字同声而通用也。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hé
注音ㄏㄜˊ
切音
葛合切,入合,见。
2
古水名。一名瀵水,现称金水河。源出陕西省合阳县北部,东南流入黄河。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