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洛
汉字洛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洛
-
Unicode码:\u6d1b
-
GBK码:C2E5
-
实体:洛
-
繁体中文:洛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luò
注音ㄌㄨㄛˋ
切音
卢各切,入铎,来。
2
指洛水。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荣河温洛,是孕图纬。
3
周都邑名。
战国秦襄王时改称洛阳县。后亦作洛阳的简称。
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
寻嵩方抵洛,历华遂之秦。
密败,复归洛。
4
春秋时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赤狄的一部分。
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
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
5
竭,干涸。参见“洛泽”。
6
7
通“露”。露水。 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道经》:“天地相谷,以俞甘洛。”
臣闻甘洛降,时雨至,禾谷丰盈。
8
通“赂”。赠送。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公仲倗谓韩王章》:“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若因张仪而和于秦,洛之以一名县,与之南伐楚,此以一为二之计也。”
9
见“洛洛”。
12
姓。
明有洛忠。见《明史‧贵州土司传‧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