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波
汉字波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波
-
Unicode码:\u6ce2
-
GBK码:B2A8
-
实体:波
-
繁体中文:波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博禾切,平戈,帮。
水涌流。
夫水波而上,尽其摇而复下,其势固然者也。
他底眼,只茫然的睁着,任迷茫的前事,绿水似的波过他底心头。
涌流的水;流水。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山下石穴广四尺,高七尺,水溢石空,悬波侧注。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波浪,起伏波动的水面。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起波。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夏月天无暑,秋风水不波。
比喻挑起事端,制造混乱。
友雠一波,共起谤议。
清魏源《圣武记》卷八:“二十四年大开海禁。
闽、粤、浙、吴,航天万里,鲸鲵不波。”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风澄俗俭,化静世波。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投入水中。
吴王乃波伍相,辇西施。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娭光眇视,目曾波些。
目波澄鲜,眉妩连卷。
无良媒以接懽兮,托微波以通辞。
波及;播散。
罗帷夕风济,清气尚波人。
大概都市上的人,过惯了文雅秀气的生活,一旦遇着有刺激性的粗豪举动,都很愿意欣赏一下;同时又害怕这粗豪波到自己身上,吃不住。
参见“波及”。
逃;奔走。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商旅惊波,行纲侧胆。
来年二月清明后,又袖封筒到处波。
古代蜀方言。对老人的尊称。
西川高相公骈版筑罗城日,遣诸指挥分擘地界,开掘古冢,取塼甃城,独沧州守御指挥使姜知古卓旗占得西南肖波块,其块即赵畚相公坟也,年代深远,碑文磨灭,‘走’脚损缺,‘肖’字存焉。
蜀人呼老弱为波,坟冢为块。
蜀中称尊老者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谓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称。
林谦之诗:‘惊起何波理残梦。’自注:‘述梦中所见何使君,蜀人以波呼之,犹丈人也。’
书法指捺的折波。
﹝宋翼﹞每划一波,常三过折笔。
复当以点画波撇论极诸家之致。
句中衬字。无义。
他兄弟每多死少波生。
我受尽了些雪压波风筛。
语助词。犹吧。用于句末。多见于宋元的口语。
你识字替他写一纸文书波。
客官,你一面吃酒,我一面告诉你波。
水芹子咽,回家波。
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鲁山县西北,南流入滍水(今沙河)。
其川荥雒,其浸波溠。
古县名。
汉置,属河内郡。
波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
河内郡……县十八:怀,汲,武德,波,山阳……
即波动。物理学名词。参见“波动”。
姓。
汉代有波才。见《后汉书‧灵帝纪》。
第二部分
发音
彼义切,去寘,帮。
沿,顺着。
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
波河,循河也……波音彼义反。
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
波汉之阳者,循汉水而往也。
第三部分
发音
班糜切,平支,帮。
通“陂”。
池塘。
水居千石鱼波,山居千章之萩。
波读曰陂。言有大陂养鱼,一岁收千石鱼也。
山坡。
泉发于山侧,沿波历涧,东北流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