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民
汉字民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民
-
Unicode码:\u6c11
-
GBK码:C3F1
-
实体:民
-
繁体中文:民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弥邻切,平真,明。
人。泛指人类。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民,人也。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民者,人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天文斯观,民胥以傚。
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
平民,百姓,人民。与君、官对称。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民,庶民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民忘其劳,乐输其财。
民,谓百姓也。言民不以力役为劳苦,不以财赋为损费。
丞相、御史虽统摄天下,刺史、司隶虽督察郡国,而守、相皆得自为。兵其兵也,民其民也,财其财也,极其所治,无不可者,有进而授首,无退而掣肘。
议员者,其实非民之代表也,不受僦费于民,而受月俸于政府,此特民选之议郎耳,犹官吏属也。
上古指臣,在官位者。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韩康伯注:“《经》云民而注云臣者,臣则民也。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人,以尚贤使能为政,高予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而无禄,民不信也。
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四民者,勿使杂处……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此民谓士工商也。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如:渔民,牧民。
指民心;民俗。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既能以贵下贱,所以大得民心也。
圣人不易民而教者,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功成。
易民,指改革人民的礼俗等。
犹我。自称。
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
《魏书‧司马衍传》:“峤食尽,贷于陶侃。
侃怒曰:‘……今比战皆北,良将安在?今若无食,民便欲西归。’”
清统治者对汉族官员封爵的称谓。区别于满贵族和旗籍,实为一种歧视。参见“民公”。
旧时户籍的类别。
其户之别,曰军,曰民,曰匠,曰灶。
方言。蚊虫。
东方朔《蚊赋》曰:‘长喙细身,昼伏夜存。其属恶烟,为掌所扪。臣朔愚戆,名之曰民。’……《潘子真诗话》载:紫姑神《蚊赋》曰:‘其来缤缤纷纷,如烟如云。尝闻之,秦谓之蚋,楚谓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