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梓
汉字梓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梓
-
Unicode码:\u6893
-
GBK码:E8F7
-
实体:梓
-
繁体中文:梓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注音ㄗˇ
切音
即里切,上止,精。
2
zĭ
3
亦作“杍”。
4
木名。紫葳科,落叶乔木。叶子对生或三枚轮生。花黄白色。木质优良,轻软,耐朽,供建筑及制家具、乐器等用。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大盈抱,屈体相就。
按陆佃《埤雅》云: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盖木莫良于梓,故《书》以《梓材》名篇,《礼》以梓人名匠,朝廷以梓宫名棺也。
5
古代七种木工之一。亦泛指木工。
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
此七者,攻木之工官别名也。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梓、匠,木工也……《周礼》攻木之工七,梓、匠、轮、舆是其四。
参见“梓人”。
6
饮器。
溉谓陶梓之器。
梓是杯杅之属。
7
印书的雕版。因雕版以梓木为上,故称。后泛指制版印刷。
其后又欲开《战国策》及苏东坡诗,以海陵顾注为祖,而益以他注,未暇入梓,而国事异矣。
今持以付诸梓者侈矣,然与《大风歌》数语孰雄也?
小鲁好以俗语、俗字入词。余付梓时,悉删汰之。
兹取失收诸条全文,录记如左,以待后之重梓《通鉴》注本者,依次补入焉。
8
10
古地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一带。
癸酉,以益、梓、利、夔路饥,罢皇子降生进奉,从韩琦请也。
11
姓。
春秋鲁国有梓慎。见《左传‧昭公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