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格
汉字格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格
-
Unicode码:\u683c
-
GBK码:B8F1
-
实体:格
-
繁体中文:格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古伯切,入陌,见。
古落切,入铎,见。
来,至。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格,来。
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格,至也。
乘其命赐彤弧黄戚之威,用讨韦、顾、黎、崇之不格。
此盖陛下恪祀事,追述三代,作新礼器,上体天道……天意感昭,神明降格。
㧑戈召宾,宾将格乎?
感通;感动。
佑我烈祖,格于皇天。
龙门九成,人鬼咸格。
太原王功格天地,造济生民,赤心奉国,神明所知。
诚格百神,可谓有功矣。
君尝曰:‘天下无不可感之民,无不可格之主。’
上升。
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格,升也。
纠正,匡正。
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格其非妄之心。心有妄作则格正之。
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格,正也。
师既绝物,愿见者足才踵门,辄嫚骂,疏其隐讳,皆探其不闻于人者发之,无不惭退。虽不得见,耻心且格矣。
诚以此能格其邪心,宝其灵魂,化其愚蒙,宝其才德也。
推究。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天可测,海可航,山可凿,道可通,万物可格,百事可为。
量度,衡量。
政有三机五权,汝敬格之哉!
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略无全行者。
格,犹裁也。
虽汉唐之隆,格之以商周之盛,盖已愧矣。
你不信,只到穴场,用罗经格一格,便知道错了几个字。
击打;格斗。
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力倦气竭,乃易克。
格,斗也。
二月丁亥,许州人李狗儿持杖入含元殿,击栏槛,又格擒者。
御马中于流矢,行恭乃下马拔箭,徒行格人,力卫乘舆。
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张继驰诣坛上,政闻社员持机格之。
金刚自后搤其肩,格者僵,继得上。”
谓冲激,激荡。
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于洛,两水相格,有似于斗,而毁王城西南也。
抗拒,抵御。
民之格者则劲拔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
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
广宁用马步列垒河上,以形势格之,缀敌全力。
乃挥刃直前,公格以手,落一指。
相匹敌。
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与羊不格明矣。
格,犹敌。
拘执。
而况有逾于人之墙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乎?
格人之子女,谓拘执人之子女。
俄而禧被禽,送华林都亭,着千斤锁格龙武,羽林掌卫之。
限制,局限。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之科场格之以辞赋,又不足以观言。
余意天然佳耦,欲配合之,而格于例,乃发官媒,免其笞。
搁置;阻隔。
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
津头微径望城斜,水落孤村格嫩沙。
格,阻隔。
天下奚治?令行则治;天下奚不治?令不行则不治……格而不达,举而易废。
不幸辛亥革命之役,忽视革命方略,置而不议,格而不行。
法式;标准;规格。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格,旧法也。
有格则无逾矩之行。
朝廷重其方格。
格,犹标准也。
作冢勿令深,一一依格,莫过度也。
建隆初,定考判之制,着循资之格。
格,是标准,又叫规格,这就合格,那就不合格。
条例;制度。
﹝述﹞为三公郎中,时增损旧事,为《麟趾新格》,其名法科条,皆述所删定。
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
元丰中,执政安焘等上所定敕令。上喻焘曰:‘设于此而逆彼之至谓之格,设于此而使彼效之谓之式。’……格如五服制度,某亲当某服,某服当某时,各有限极,所谓设于此而逆彼之至之谓也。
品格,格调。
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唐王建《牡丹诗》云:‘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虽工而格卑。
赵孟坚的《墨兰图》,娟秀清高,已开启了元人的画格。
木名。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荚果扁平。木材红褐色,坚硬耐湿,可供家具、造船、建筑等用材。
山之材,其草兢与蔷,其木乃格;凿之二七十四尺而至于泉。
一说格为“椵”的借字。参阅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五》“其木乃格”。
树的长枝条。
夭蟜枝格,偃蹇杪颠。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
舞丛新菊遍,绕格古藤垂。
泛指长。
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
张网的木桩。
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
削格,所以施罗网也。
罝罘绵原,峭格掩路。
支架。
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茂在江州,梦钟磬在格,无故自堕,心恶之。
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石,笔格、糊校、水滴之属。
积金花玉版之笺,列锦纹铜绿之格。
格,阁笔之器,俗称笔架。
木栅栏。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即战栅。
扬旌三道出,列格五营连。
古代施酷刑的刑具。
糟丘、酒池、肉圃为格。
格,以铜为之,布火其下,以人置上,人烂堕火而死。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
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
高诱《淮南子》注云:‘格,搒床也。’
箭靶子。
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
格,射之椹质也。
犁衡。
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
《蛮书》所谓的格,也就是二牛抬杠中的木杠。这个木杠又称犁衡。
方框;格子。
伊国工而尝巧,度山林以为格。
玉堂东承旨閤子窗格上有火燃处。
上海的书铺子,买稿要一个一个的算字,空格不算数。
博戏“格五”的省称。亦指赌博戏。
中医学术语。脉象之一。谓阻格不通。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
指吐逆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
经曰:格则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
语言学术语。某些语言中的名词、代词等用词尾变化表示不同于其他词的语法关系。如俄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六个格。
逻辑学术语。指根据中项在大小前提中的位置而分三段论的不同形式。如:同格。
犹已,已经。参见“格是”。
方言。犹这。
宝姑呀,你多拣菜吃,格碗菜特为你弄的嘛!
方言。犹受,经受。参见“格不住”。
方言。助词。结构助词。犹的(de)。
上海格规矩才叫小姐,也有称先生格。
俚亦勿是钱大人格朋友,俚是金大少格朋友呀。
方言。助词。语助词。昆剧《墙头马上》第二场:“啥格看神仙?看女眷是使勿得格,公子快点上马走,不要弄出点事体来。” 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诗:“蓝格英英的天上遮乌云,哥有心看妹,听说妹妹嫁了人。”
量词。块。
凤邑盐埕一千三百二十一格,每格广狭不一,计丈定课。
量词。项,件。
可是你心里就没有把食堂办好这一格,还想着要出出头,那当然不会有那一天。
土坚硬。
五粟之土,干而不格。
格,当读如挌。
引申为强悍。参见“格虏”。
姓。
汉有侍御史格班。
第二部分
发音
历各切,入铎,来。
村落。
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奸,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
古‘村落’字亦作‘格’。街陌屯落皆设督长也。
伯音阡陌,格音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
零落。
夏行春令,风;行秋令,芜;行冬令,格。
格,读为落,谓夏行冬令,则草本零落也。格字从木各声,古读如各,格与落声相近而字相通。
第三部分
发音
见“格格”。
第四部分
发音
曷各切,入铎,匣。
见“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