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栎
汉字栎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栎
-
Unicode码:\u680e
-
GBK码:E8DD
-
实体:栎
-
繁体中文:櫟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lì
注音ㄌ〡ˋ
切音
郎击切,入锡,来。
2
麻栎。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叶长椭圆形。初夏开花,黄褐色,雌雄同株。坚果卵圆形。幼叶可饲柞蚕。壳斗和树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坚实,可做枕木和机械用材。因其木理斜曲,古代多作炭薪。古人常喻作不材之木。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
秦人谓柞栎为栎。
沙棠栎槠,华枫枰栌。
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
栎,柞木也。实名橡斗,皂斗。
3
喻无用之材。参见“栎散”。
4
栏杆之类。
建章宫后閤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
重栎,栏楯之下有重栏处也。
敢惮榱栎蠹,深藏柱石倾。
5
打击,搏击。
射游枭,栎蜚遽。
栎,梢也。
栎雌妒异,倏来忽往。
栎,击搏也。闻他雄鸣,击搏其雌。
6
谓啮咬。
蝮蛇与土色相乱,长三四尺,其中人,以牙栎之,裁断皮出血,则身尽痛,九窍血出而死。
7
超越。
栎机槥之类。
栎音历,谓超逾之也。
8
刮擦器物。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
司马贞索隐:“栎音历。谓以杓历釜旁,使为声。
《汉书》作‘轑’,音劳。”
9
传说中的鸟名。
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
10
古地名。
春秋时郑国别都,今河南省禹县。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栎,郑别都也,今河南阳翟县。
11
古地名。
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
己丑,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
栎,晋地。
12
古地名。
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西北。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
棘、栎、麻,皆楚东鄙邑。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yuè
注音ㄩㄝˋ
切音
以灼切,入药,以。
2
古县名用字。
3
秦置栎阳县,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栎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