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杖
汉字杖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杖
-
Unicode码:\u6756
-
GBK码:D5C8
-
实体:杖
-
繁体中文:杖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直两切,上养,证。
手杖;拐杖。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
乘危履险,非杖不行,年老力竭,非杖不彊。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杖,俗呼拐杖……大抵琢取山中榔、栗、楂树老干为之。亦有以方竹、剡藤为之者,光润可喜。
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
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舜之事瞽瞍……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太祖姐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
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指居丧时所执的丧棒。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唐韩愈《刘统军碑》:“于是相许诺,以告其孤纵。
无杖则不成丧。
纵哭,舍杖拜曰:
谓居丧持丧棒。
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此孝子之志也。
不肖嗣道敏,杖而执事,不敢违次。
夫为妻杖,则子不杖矣,父为长子杖,则孙不杖矣。
兵器。
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
﹝乌弋﹞以金银饰杖。
杖谓所持兵器也。
今众持兵杖劫粮廪,一切宽之,恐不足以禁奸。
古刑法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捶击犯人的背、臀或腿部。
﹝赵郡王叡等﹞又上新令四十卷,大抵采魏、晋故事。其制,刑名五:一曰死……五曰杖。
及肉刑既废,今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
光禄少卿马从谦坐诽谤杖死。
自思出而被执,罪不过杖。
参见“杖刑”。
刑具。施杖刑所用的棍棒。
检杖之小大,鞭之长短,令有定式,但枷之轻重,先无成制。
杖皆用生荆,长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等之差。
﹝唐宣宗﹞于内中置杖,杖内官。今内中有杖,始于宣宗。
鞭打。
﹝卢氏﹞天资仁恕,左右媵侍常蒙假与颜色,人人莫不自在,杖婢使数,未尝过二三。
时穆家法最峻,宁命诸子直馔,稍不如意,则杖之。
有朱衣乐人误旨,公性卞急,遽杖于马前。
握,执持。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句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关下。
凭恃,依靠。
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
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
杖,谓倚任也。
西突厥去我远,缓急不可杖,可与昏乎?
凡立大功,必杖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