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曾
汉字曾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曾
-
Unicode码:\u66fe
-
GBK码:D4F8
-
实体:曾
-
繁体中文:曾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zēng
注音ㄗㄥ
切音
作滕切,平登,精。
2
副词。乃;竟。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曾,乃也。
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曾无鸟禽乐,虚在人曹中。
庸医杀人,罪不容死,况趋势贪利,曾不以病者为事,潦草匆忙,以药人者乎?
3
副词。则。表示相承。
三代与我同行,五伯与我齐智,彼独有圣智之实,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
曾,则也。
4
副词。岂;难道。
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知,一本作“如”。
夫二事者,吾不以为难,而况贫贱者曾足以动吾心乎?
5
副词。一直;从来。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曾不肯作威学校,以媚权要。
6
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宋杨万里《木樨》诗之一:“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宋范成大《菩萨蛮》词:“多愁多病后,不识曾中酒。”
曾信有客里关河,又怎禁夜深风雨。
8
谦词。犹末。参见“曾臣”。
9
举起翅膀;飞举。
见细德之险征兮,遥曾击而去之。
曾,高高上飞意也。
10
12
通“憎”。厌恶;恨。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书赵王章》:“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忧赵而曾齐哉?”
13
姓。
春秋时有曾参。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céng
注音ㄘㄥˊ
切音
昨棱切,平登,从。
2
副词。尝;曾经。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义陵秋节远,曾逢几个春?
我曾夜半登祝融,铁笛叫出金钲红。
我在爱丁堡大学曾正式选修了欧洲古代史。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