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明
汉字明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明
-
Unicode码:\u660e
-
GBK码:C3F7
-
实体:明
-
繁体中文:明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武兵切,平庚,明。
眉兵切,平庚,明。
指日月的光亮。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月成,故明也。
用以指代太阳。参见“明两”。
照亮。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火尚足以明也。
真乃月明千里故人来!
光明;明亮。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三间房舍,两明一暗。
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
天亮;黎明。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上常夜入庙,其后待明而入,自此始也。
明登岳阳楼,辉焕朝日亮。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女人心疼地喊:‘黑更半夜的,就不兴明了走?咋的还不等我给你做顿饭?’
参见“明发”。
点燃;点亮。
知脂腊之可明灯也。
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
特指松明。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明艳;鲜艳。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
﹝山茶树﹞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
明白;清楚。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伪既倍摘,则义异自明。
其中有许多委曲,一时说不及,父亲日后自明。
咱们支书说:碰到来历不明的人,都得刨刨根。
懂得;了解;通晓。
以两易一,人莫之为,明其数也。
慧斐尤明释典,工篆隶。
诗书吾所好,农圃也须明。
他又明医术,谁跌碰伤了手脚时,随手采几样路边草药,捣碎敷上,就可包好。
明显。
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
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
髯之不得混须也明矣。
公开;不隐蔽。
惩人之过,明人之恶,加之窜殛之戮而遗其贵近之厚,是之谓罚。
可是地主是明的,美蒋反动派还派了些特务,这玩艺是暗的。
证明;阐明;表明。
何以明其然也?
魏子所与粟贤者闻之,乃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请以身为盟,遂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
闭户剪发,以明无意。
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普式庚乃作《俄国之谗谤者》暨《波罗及诺之一周年》二篇,以自明爱国。
圣明;明智;明察。
王明,并受其福。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在阁下之明,宜已尽知,当患不得为耳。
明若吾弟,自当了然。
指使明智。
君子之谏其君也,以道不以诬,务明其君,非务愚其君也。
心地光明。参见“明人不做暗事”。
白昼;白天。
既愆尔止,靡明靡晦。
不为明晦,无有止息也。
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
三般儿寄语娇姿,昏迷着无明无夜。
红军战士热情高,不分明不分夜到处奔跑。
旧时指人世间、阳世。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含敬同爱矣。
人神接礼,明幽交畅。
吾之形所未圆者三寸耳,飞行自在,出幽入明亦可也。
严明。
敬明乃罚。
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公正直方严,中心乐易,秪慎所职,治人以明。
清明;修明。
百谷用成,乂用明。
义及国而政明。
夫世衰道微,伪臣虚称者,殆也;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
尊崇;尊敬。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
明,犹尊也。
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
指贤明的人。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
高明。
老身如今欲待教他写字抚琴,只是无个好明师。
眼睛;视力。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明,目精。
至舜形体大上而员首,而明有二童子。
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明以时动。
眼力好;视觉敏锐。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臣闻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求我道能达此事者,若瞽而明,若瞆而聪。
分辨;区分。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是非之形不明。
成;收成。
于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成也。暮春之时,麦已将熟,故曰‘将受厥成’……古谓成为明,说见《尔雅》‘功绩明,成也’下。
指使成长。
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
此处明字当训为成,言上天对于百姓皆使之长成与成就也。
强盛;旺盛。
与不仁人争明,无不胜。
明,犹彊也。
功大而伐,业明而不矜。
谓业盛而不矜也。
故仁人用,国日明。
长而愈明。
明,犹盛也。
神;神灵。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
今吾执政毋乃有所辟,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于争明,以防王宫室,王而饰之,毋乃不可乎!
明谓神灵。
今之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
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副词。明白地。
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
婴儿的母亲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站在人堆里,不停地用手拍着小孩,虽然明知道这不能止住孩子的哭声。
通“盟”。对神发誓立约。 《易‧随》:“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明,借为盟。
今王若欲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则莫若招霸齐而尊之,使明周室而焚秦符。
鲁人不顺乔如,明而逐之。
用同“名”。 《水浒传》第五一回:“朱仝见了,心头一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按纳不下。”
通“勉”。努力;尽力。 《书‧盘庚中》:“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
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尔雅》:‘孟,勉也。’孟与明,古同声而通用,故勉谓之孟,亦谓之明。……《顾命》曰:‘尔尚明时朕言。’言当勉承朕言也。
《洛诰》曰:‘明作有功。’言勉作事也。”
通“萌”。萌发。 《国语‧晋语八》:“平公说新声,师旷曰:‘公室其将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
明,唐写本作萌,是。
通“萌”。庶民,老百姓。 《管子‧侈靡》:“美垄墓,所以文明也。”
‘所以文明也’,刘师培说‘明假为萌’,即是氓的借字。因此我认为‘文萌’就是指雕工之类。
通“鸣”。鸣叫。 《文选‧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唐李善注:“《春秋考异邮》曰:‘鹤知夜半,鸡应旦明。’明与鸣同,古字通。”
朝代名。公元1368-1644年。
朱元璋建。先定都南京,1420年迁都北京。
姓。
南朝齐有明僧绍。见《南齐书‧高逸传》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