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断
汉字断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断
-
Unicode码:\u65ad
-
GBK码:B6CF
-
实体:断
-
繁体中文:斷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都管切,上缓,端。
徒管切,上缓,定。
丁贯切,去换,端。
截断;折断。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又经师船开炮轰击,断其绳缆,不能驶进。
她用叉子把春卷断成两段,非常小心的咬了一口。
特指人的肢体断折。
瘖聋跛躄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断,谓支节绝也。
拦截;拦劫。参见“断道”。
断绝;隔绝。
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
断,绝也。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我以一部兵力袭击新丰,以主力由南丰下游渡河,断新丰之敌向南丰退路,并直扑南丰城。
戒除;禁绝。
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 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天监十七年,自居母忧,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
断京城乞儿。
分。区分;分离;划分。
明王是以极等以断好恶,教民次分。
磨不求细,细者酒不断粗,刚强难押。
酒不断,是清酒与酒糟不易分离。
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
起。指时间的上限。
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篹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
至﹝班彪﹞子固乃断自高祖,尽于王莽……勒成一史,目为《汉书》。
初,芳永泰中按宗正谍,断自武德,以昭穆系承撰《永泰新谱》二十篇。
限。时限;限度。
百官皆久于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
每省汰去冗兵之饷额,并为精兵之饷额,姑以每省汰并六千为断。
了却;了结。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
断,了也。
指断送、葬送。
知他是断与甚处外府,则落的遶青山十里平芜,驾一叶扁舟睡足。
判断;决断;决定。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然谬于研求,或率意而断。
小人言不可信类此,亦在大贤斟酌而断之。
老将丁奉,计略过人,能断大事,可与议之。
观察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的联系,应从当时敌我双方所具条件之见于局部的和见于全体的,是否在一定的限度上利于我之开始反攻以为断。
判罪;判决。
吏不以多断为良,毉不以多刺为工。
是岁,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
差人要带着宦成回官,少不得打一顿板子,把丫头断回来。
未去朝天子,先断这官司。
治。
是而行之谓之断,非而行之谓之乱。
是而行之,故谓之断;非而行之,必谓之乱。
断,犹治也。
秦皇负扆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
果断。
断而敢行,鬼神避之。
凡此蔡功,惟断乃成。
商订。
未断却来约,且伸临去情。
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专一;专诚。参见“断断休休”。
片段之木。
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
沟中之断,仆取为薪,斤斧将奏,予止而哀之。
泛指其他片段之物。参见“断云”。
残余。参见“断墨残楮”。
指古琴断纹。
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有龙文断,其纹圆大。
副词。决然;一定。
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
若诚能致泣,则声音之有哀乐,断可知矣。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
以此较之,利害得失,断可见矣。
副词。断乎;绝对。只用于否定式。
二者断不食肉。
聘财断不争,婚姻自有成。
各处匾额对联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名。
因为那个能够对么长子让步的人,是断不会拒绝他的。
极;尽;住;煞。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望断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八万顷湖如镜净,波神护断东南角。
厌断红尘拂袖归,饱玩些青山绿水。
买断西湖皆宋土,羡他生死太平间。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量词。犹段。
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对翦,中断之,已而取两断合,视绢布还连续,无异故体。
宝玉也不答言,把那帖子已经撕作了几断。
同“簖”。插在河、沟中拦捕鱼蟹的竹栅。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七:“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断,旦往视之,见一材,长二尺许,在断中,而断裂开,蟹出都尽。乃脩治断,出材岸上,明往视之,材复在断中,断败如前。”
方言。赶;追赶。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二场:“你姐夫,你姐姐,你婆姨叫人家断跑了。” 张初元《芦芽山下》:“民兵们乐得哈哈大笑,有的还一个劲地喊着:‘断狗日的!’”
戏曲术语。
一行人听我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