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政

汉字政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653f
  • GBK码:
    D5FE
  • 实体:
    &#x653f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zhèng
注音ㄓㄥˋ
切音

之盛切,去劲,章。

《广韵》
2

政治;政事。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曰八者,人主施教于民有八事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之本务。

元和七年,得疾,视不时。

3

政权;权柄。

天下有道,则不在大夫。

成王既壮,周公属籍致,北面委质而臣事之。

4

政令;政策。

震之以,动之以事。

令。

为相国,遵

今日之,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

5

指禁令。

德盛则修法,德不盛则饰

,禁令。

6

政府。

军队跟人民、跟地方党组织的关系,也应当是密切的。

 

7

谓主持政事。

施伯鲁侯曰:‘勿予。戮之也,将用其也。’

用之使知

王始,终

8

指主持政事的人。如:盐政、学政。

9

做官一任为一政。

刘君明年当进士及第,历官七

 

10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如:家政、校政。

11

职务。

而役,非其任也。

,犹职也。

比年以来,往往差下待阙数,除授猥杂,贤否混淆,何以清流品?何以厚风俗?

 

12

指处分、惩罚。

观其言而察其行,审其罪而定其

 

13

指作战部署和阵势。

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乱则击之勿疑。

 

14

指日月五星等。参见“七政”。 

15

“正”。长官;官吏。 《管子‧牧民》:“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

《北齐书‧季式传》:“东旧贼刘盘陀史明曜等攻劫道路,剽掠村邑,四州患之,历政不能讨。

季式至,皆破灭之。” 

16

“正”。改正;纠正。 《逸周书‧允文》:“宽以政之,孰云不听,听言靡悔,遵养时晦。”

,正也。

夫氓者,冥也,岂能自谋?者,正也,当矫其弊。

古棋图之法,以平上去入分四隅,为乱交杂难辨,徐铉为十九字。

 

17

“正”。治理。 《荀子‧王制》:“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

读为正。

 

18

“正”。正直;公正。 《韩非子‧难三》:“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

虽有所忿而怒,必先平心以求其,然后发刑罚以立其威。

 

19

“正”。只;就。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

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

书法甚工,然少波峭,以观古人书少耳。

描写芳春景物,极娟妍鲜翠之致,微特如画而已。恐刺绣妙手,未必能到。

 

20

“正”。正好;恰好。 《墨子‧节葬下》:“上稽之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之事,犹合节也。”

、正通。

太祖曰:‘卿随我日久,未得方伯,亦当未解我意,欲与卿先共灭虏耳。’

21

“正”。正当;正在。 韩驹《夜泊宁陵》诗:“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政南。”

酒醒波远,凝想、明珰素袜。

有人此际犹未还,与士卒夜守关。

22

“正”。即使;纵然。参见“政复”。 

23

姓。

,姓。出《姓苑》。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zhēng
注音ㄓㄥ
切音

诸盈切,平清,章。

《集韵》
2

“征”。 

3

征伐;征讨。

二年,又作师旅,临大震溃。

子胥使人宣言于曰:‘子期用,将击之;子常用,将去之。’

方是时也,任权。

4

赋税。

均人掌均地

读为征。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

事充,重。

赋税多。

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

 

5

指徭役。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支子死,三月释其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