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改
汉字改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改
-
Unicode码:\u6539
-
GBK码:B8C4
-
实体:改
-
繁体中文:改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găi
注音ㄍㄞˇ
切音
古亥切,上海,见。
2
变更;更改。
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可变,性在不改。
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不改其乐。
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
3
指更换。
《左传‧成公三年》:“齐侯朝于晋……晋侯享齐侯,齐侯视韩厥。
初,虞以俭素为操,冠敝不改,乃就补其穿。
韩厥曰:‘君知厥也乎?’齐侯曰:
4
改正;纠正。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韩诗》曰:‘宋襄公去奢即俭。’
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
5
修改;修订。
荀偃曰:‘改载书。’公孙舍之曰:‘昭大神要言焉。若可改也,大国亦可叛也。’
改制度轨量,咸稽之于《秦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
自予少时,见前辈皆不敢轻改书,故蜀本大字书,皆善本。
学生作了文,必须认真给他们改。
6
重新,再;另。
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曰:‘我出师以围许,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晋必归君。’
此秋晋执郑伯……纾,缓也;勿亟遣使诣晋,示欲更立君。
况初制于甚泰,服者焉能改裁?
譬如为人裁衣,始制之洪大,服者得而衣之,何能更小之乎?
参见“改造”。
7
姓。
秦有大夫改产。见《通志‧氏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