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抵
汉字抵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抵
-
Unicode码:\u62b5
-
GBK码:B5D6
-
实体:抵
-
繁体中文:抵
-
发音与释义:
第二部分
发音
都礼切,上荠,端。
dĭ
排挤;诋毁。
昆小虫抵蚳。
谓以手挤排之。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
时校书郎王玄度注《尚书》、《毛诗》,抵孔郑旧学,请遂废。
老子者独不然,以为涉乎形器者皆不足言也,不足为也,故抵去礼、乐、刑、政,而唯道之称焉。
抵赖;谎骗。
丞相议奏延年‘主守盗三千万,不道’……延年抵曰:‘本出将军之门,蒙此爵位,无有是事。’
抵,拒讳也。
死罪及除名,罪证明白,考掠已至,而抵隐不服者,处当列上。
抵挡;抗拒。
吾观古豪贤士,能知生人艰饥羸寒、蒙难抵暴。
手提着戒刀三尺道:‘我待与群贼做头抵。’
那些贼见是一人,越发不理论了,便用短兵抵住。
若以国家之力来侵者,则可以国家之力抵之。
抵消;抵偿。
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然停赋则病国,吾愿输家财抵之。
假若这能使孩子们高兴一点,我的功过就相抵了。
抵押。
以物质物曰抵。
朱令又将在省所治房产抵五千两,后任担承若干。
可是正要他还不起,这笔账可以拿人来作抵。
谓处以与其罪行相当的惩罚。
高后闻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高祖时定赵王如意之画,乃抵尧罪。
延英召宰相群官悉入,初议抵申锡死。
县遣吏卒捕之,尽得奸状,前后被杀者数十人。前所见指途耕者,亦其党也。于是一家尽抵极法。
安石排群议,抵靖于法,以向为江淮等路发运使。
值;相当;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抵昭君恨多。
不过你的身体还要注点意,我看不抵以前了。
碰触;触犯。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
抵,触。
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
抵忌讳者杀,犯左右者刑。
只能是我们牵着牛鼻子走,决不能让牛来抵我们。
指抵触。
其意绪文辞,叉牙相抵而不合。
撑;顶。
今屋梁上斜柱曰‘柱捂’是也。直触横触皆曰抵,斜触谓之捂,下触谓之抵。
牙儿抵着不敢子声,侧着耳朵儿窗外听。
我背后的小衫的一角皱起来了,他们并不给我拉平,现在抵得我很难受。
参见“抵梧”。
至;到达。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
寻嵩方抵洛,历华遂之秦。
一日晨出暮归,抵家天色尽暝。
东起黄海,西抵戈壁,都曾经留下了他的足迹。
遇到。
雪迳抵樵叟,风廊折谈僧。
抵,或作‘诋’;樵,或作‘讲’:皆非是。此但言偶逢之耳。
即时拔寨起行,前至黎阳,与曹军相抵。
干谒;归依。
《吕氏春秋‧无义》:“赵急求李欬。
李言续经与之具如卫,抵公孙与。” 《史记‧孟尝君列传》:“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晓告以奸黠主名,教使用类推迹盗贼所过抵。
抵,归也。所经过及所归投也。
儒衣羞此别,去抵汉公卿。
书法的执笔方法之一。以小指靠着托住无名指,挡住和推着中指的钩。
抵字是解释小指的用处的。抵有垫着、托着的意思。
犹底。如何,什么。
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金龟宝貂家所无,持抵可过黄公垆?
第三部分
发音
掌氏切,上纸,章。
zhĭ
侧击;击。
或问蒯通抵韩信不能下……曰:巇可抵乎?
谓不以直言正谏,而纡回其辞以触发之,正侧击之谓。
起,抵破书案。
抵,击也。
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
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
彦昭与共论上下二千年治乱,至抵几太息。
弃掷;投掷。
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四方闻之,莫不愤叹。
文宣亦大悲,抵杯于地曰:‘汝以嫌我,自今敢进酒者斩之!’
池广数十丈……或抵以物则生烟,釜其上,少选可熟。
乱抛荆玉抵飞鹊,恣掷桃核随风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