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披
汉字披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披
-
Unicode码:\u62ab
-
GBK码:C5FB
-
实体:披
-
繁体中文:披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敷羁切,平支,滂。
匹靡切,上纸,滂。
指披屋。
这么外边三间,带这小厢房,里边两个披。
分割。
杀适立庶,又披其邑。
时朝廷披郓为三镇。
劈开;裂开。
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聂政﹞恐祸及姐,因自披其面,抉其目,自屠刎而死。
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拨动;打开。
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莫能开,上自披,手即申。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鴈翔。
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聊一趋后洞之内,披其外扃,还入下洞之底。
他走进了梅林,踏着散落在地上的花瓣,用手披开垂下的树枝,在梅林里面慢步闲走。
折断;割断。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披,折也。
﹝董卓﹞诱北降者三百余人,于坐中先披其舌,或斩其手,或凿其眼。
梨枝叶茂,遇大风则披。
不大其干,而众其枝,干乃速披。
翻开;翻阅。
握干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宣帝尝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笔趣翩翩,似鸟之欲飞。’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欲己有作,必先有蓄,名篇佳制,手披口吟,非沉浸于中,必不能炳著于外。
开辟。
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郡有湖号广德,古钟水以溉旱,唐季坏漏不补,披为田。
散去。
劭怒,称诏大呼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
军其城下,告以福祸,腹败枝披,不敢保聚。
羽翼既披,平江势孤,立破矣。
披露;陈述。
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会合乖阔,则有书问,开纸披辞,犹若际遇。
彪佳披肝膈,勉以忠义,共奖王室。
论交披素心,如水得真味。
一纸私函将意去,五中深虑向君披。
分析;辨析。参见“披究”。
覆盖或搭衣于肩。
袭英衣兮缇褶,披华裳兮芳芬。
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
快去吧!我披棉袄,你不披棉袄,当心凉着!
撇动嘴唇。表示轻视或不相信。
老头子把嘴一披道:‘你阔!你太爷要赏他们!’
五小姐的嘴唇披了一下,表示极不以为然。
她妈妈披着下唇谈到那位姓马的:‘那个马先生准有点疯病。’
同“批”。手击。 郭沫若《卓文君》第二景:“红箫[披秦二颊]:‘你真胆大!别人看见怎好?’”
第二部分
发音
彼义切,去寘,帮。
古丧具。用帛做成,系于柩车两侧,备牵挽之用,以防倾覆。
大丧,作士掌事,作六军之事执披。
披者,扶持棺险者也。
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
披,柩行夹引棺者。
恐柩车倾亏,而以绳左右维持之。
披,彼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