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报
汉字报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报
-
Unicode码:\u62a5
-
GBK码:B1A8
-
实体:报
-
繁体中文:報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博耗切,去号,帮。
根据犯罪者罪行的轻重大小,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汉书‧胡建传》:‘断狱为报。’
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
符合。
诎而反以报之。
报,犹合也。
言必有报,说必责用也,故朋党之言不上闻。
梁启雄浅解“《广雅‧释言》:‘报,复也。’‘复’是《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复’,皇《疏》:‘复犹验也。’又《礼记‧丧服小记》注:‘报犹合也。’这是说:言必有证验,要与事实符合。”
反覆;往复。
为辟梯;梯两臂,长三尺,连版三尺,报以绳连之。
报者往复相绕,即谓用绳缚板于梯之两臂。
百嬖人官师毕赠,井利乃藏,报哭于大次。
报,犹反也。
若作糯米酒,一斗麴,杀米一石八斗。惟三过酘米毕。其炊饭法,直下饙,不须报蒸。
报是回的意思,报蒸就是回蒸,即添水复蒸。
祭祀。
良耜,秋报社稷也。
秋物既成,王者乃祭社稷之神。以报生长之功。
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报,报德,谓祭也。
作庙天都,以致其孝。右祖左孙,爰飨其报。
一邦蒙惠,已膺风雨之时;百里有严,将享秋冬之报。
回赠,回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
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
炮手在车上也纷纷招手,报以微笑。
报效;报答。
极罚则民多诈,多诈则不忠,不忠则无报。
祇缘恩未报,岂谓生足借。
再生之德,未易仓卒图报。
报复。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吾干将、莫邪子也。
遂令英雄意,日夜思报秦。
我父昔年被郡守枉杀,求报数年未得。
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
犹言报应;果报。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人死则为鬼,鬼且复为人,随所积善恶受报,环复不穷也。
常言三十年远报,而今眼下就报了。
好心的人终有好报的。
复命。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
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严上也。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泛称报告;告知。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许多人都沸沸扬扬,金婶婶一早就跑过来报消息。
指小辈通于比其辈分高的人。后视为乱伦。
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
杜预注:“郑子,文公叔父子仪也。
彼戎狄者,人面兽心,宴安鸩毒,以诛杀为道德,以蒸报为仁义。
汉律:
李善注:“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帝女之号,与胡媪并御;蒸母报子,从其污俗。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玉娇李》:“《玉娇李》者,亦出此名士手。与前书各设报应因果。
武大后世化为淫夫,上烝下报。”
覆信。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融报曰:‘猥惠书教,告所不逮。’
刺史张愉自京师往。与愉故善,谓曰:‘丐我一碑石,载二妃庙事,且令后世知有子名。’愉曰:‘诺。’既至州,报曰:‘碑谨具。’
世民遗世充书,谕以祸福;世充不报。
泛指书信。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晚生是前月初三日在京领凭,当面叩见大老爷,带有府报在此,敬来请三老爷、四老爷台安。
特指皇帝对臣下所上条陈、奏章等的批覆。
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
疏三上,不报,知事不济。
御史胡子祺请迁都关中,以漕运艰难,不报。
彭年以东南时事,有所举劾,封上,未报。
指传达某种消息的书面通知单。
京报连登黄甲。
癸卯揭晓,则先日绝粮,丙辰报至,则深夜丐酒。
报纸。
翁子怡是一个知书明理的读书人,加上他定有一份报,消息很灵通。
第三部分
发音
芳遇切,去遇,敷。
通“赴”。
急速。
毋拔来,毋报往。
报读为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
下抚弱息,上事病姑,跋往报来,走无停趾。
往,去。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