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徵

汉字徵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5fb5
  • GBK码:
    E1E7
  • 实体:
    &#x5fb5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zhēng
注音ㄓㄥ
切音

陟陵切,平蒸,知。

《广韵》
2

预兆;迹象。

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

征,始有形象而微也。

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

京师印卖春帖,有曰:‘雨露有恩沾万物,乾坤无处不三阳。’好事者遂以为用三内相之征。

余谓征字当以征兆为本义……字从微者,征兆为事物初见之端,隐微未显,故从微也。

 

3

引申为象征。

我与我夫同岁生……于是购此蓝绸,各制一衣,曰以征同心也。

 

4

证明;证验。

为征。

礼,吾能言之,不足征也;礼,吾能言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

征,应也;效,验也。

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既征于古,又验于今。

至于勾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

 

5

表现;表示。参见“征实”“征数”。 

6

质问;询问。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征,问罪也。

入门,见小僮拥篲方扫,有一女奴在其门,他无所见。征于小僮。小僮笑曰:‘无之。’

谦谦然若不足,而以征于又敢爱于言乎?

 

7

取信。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征﹞,信也。

8

征召;征聘。多指君召臣。

王以难告于征诸侯而戍

非教士不得从征。

士不素习,不应召。

邺侯自南岳征回,至行在,便为宰相。

张绣凤﹞虽一时名噪平康,户外履满,以期帷幕之征,则未也。

 

9

谓收捕。

既惧槛车之征,便忧齐斧之戮。

 

10

指所征召的徒役。

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征。

各保其征,使所征发之徒役不散。

11

征收。

程课物征,躬竞比藏。

至则出赃罪吏九百余人……使耕其便近地,以偿所负,释其粟之在吏者四十万斛不征。

物力之征,上自公卿大夫,下逮民庶,无苟免者。

盐米为斯民之食用,不可少也。盐无税则私贩绝迹,米无征则市价自平。

12

招致,招惹。

阳虎为政,鲁国服焉,违之征死。

言违阳虎之命,招死而已。

13

求取;索取;征取。

鸲鹆跦跦,公在干侯,征褰与襦。

管仲桓公。日暮矣,桓公乐之而征烛。

征,求也。

岳僧互乞新诗去,酒保频征旧债来。

一御史人,姓……亦寄所得于南相知家,比再来征故物,则偿者十不能二三也。

他似乎不太喜欢‘渡海夜战’的题目,在前页的上端写了两个笔力雄劲的字--海燕,征得我的同意,代替了原来的题目。

14

成。

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

‘征,成也。’纳此则昏礼成,故云征也。

故圣人见化以观其征。

征,成也。

15

主管。参见“征藏史”。 

16

姓。

三国征崇。见《三国志‧吴志‧程秉传》。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chéng
注音ㄔㄥˊ
切音

持陵切,平蒸,澄。

《集韵》
2

“惩”。警戒;惩罚。 《荀子‧正论》:“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

征,读为惩。

是膺,是征。

甘肃行省平章哈萨等侵盗官钱、盐引,命省台官征之。

 

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

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洛水商颜山下。

冯翔

司马贞索隐:“,音惩,县名也。

小颜云即今之澄城也。”

第四部分
1

发音

注音ㄓˇ
切音

陟里切,上止,知。

《广韵》
2

zhĭ

3

古五音之一。

﹝孟夏之月﹞其虫羽,其音征。

古之佩玉,左宫右征,以节其步,声不失序。

金锵玉戛,宫鸣征和。

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皆合而为一。如彼宫,此亦必宫,彼商,此亦必商,断不敢为羽为征。

参见“征音”“征声”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