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徒
汉字徒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徒
-
Unicode码:\u5f92
-
GBK码:CDBD
-
实体:徒
-
繁体中文:徒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同都切,平模,定。
步行。
贲其趾,舍车而徒。
徒,步行也。
我徒我车,涉此艰阻。
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
至此即舍舟而徒,不两旬可至成都。
余足力最弱,城市中虽半里之地,不能舍车而徒。
步兵。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徒,步卒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
泛指兵卒。
翘翘赵王,请徒三万。
古代官府中供使役的人。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胥,有才智,为什长;徒,给使役,故一胥十徒也。
胥、徒虽亦为庶人在官,而不得为士,以其为受役之民也。
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古代五刑之一。即徒刑。
其用刑有五……三曰徒。
其余民事,皆委之州县,一断于法,或法重情轻,情重法轻,可杀可徒,可宥可赦,并听本州申奏,决之朝廷。
《明律》渊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
引申为罪,苦难。
怎不教我心中怒。你在钱堆受用,撇我在水面遭徒。
服徭役的犯人。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
徒,罪役作者。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
徒众。
简贤附势,寔繁有徒。
贤而无势则略之,不贤有势则附之,若是者繁多有徒众,无道之世所常。
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同弊相济,故其徒有繁。
那酸丁惯作波澜,播流言,徒实繁。
同类的人。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
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古之君子,有道相为徒,而其徒相为用,故能有济也。
孟子、仲尼之徒,徒,犹属也,非师徒之徒。
后多含贬义。
宾客忧害马之徒,苟活为幸,可默息已。
我一定要整顿整顿这风气,给那些相信邪说的无耻之徒看看!
弟子,门徒。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夫《尔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
信仰某种宗教的人。如:教徒,信徒。
类,同类。
内直者,与天为徒。
共自然之理而为徒类。
故众生之类无不覆也,根着之徒无不载也。
古无二字,又多假借,以中为仲,以说为悦,以召为邵,以闲为闲,如此之徒,亦不劳改。
如‘积甲与熊耳山齐’者,抑亦‘血流漂杵’之徒欤!
事。
货上流,则官徒毁。
徒,事也。
副词。徒然,白白地。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与其徒费唇舌,不如经过法律手续来得干脆。
副词。但;仅;只。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徒以沦落天涯,惺惺相惜,而弥留之际,犹念鄙人,泉路茫茫,恨何如也!
副词。乃;竟。
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
﹝萧至忠﹞及登廊庙,居乱后邪臣之间,不失其正。出为晋州刺史,甚有异绩。晚徒失职,为太平公主所引,与之图事,以及于祸害。
通“涂”。途径。 《老子》:“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高亨正诂引马叙伦曰:“徒为步道。
夷其牙,或饫之徒。
徒盖涂之假字。
客谓物强者死徒,事穷者势反,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