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录
汉字录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录
-
Unicode码:\u5f55
-
GBK码:C2BC
-
实体:录
-
繁体中文:錄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记录;记载。
《春秋》录内而略外。
指事实录,具载明天子文武神圣。
提起笔,把我报告给他的姓名、年龄、籍贯,全录了上去。
登记以便存查。
城中戍卒,其邑或以下寇,谨备之,数录其署。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录谓存视也。
簿籍,册籍。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
谓定其所录簿书。
谨具历官行事状,伏请……牒史馆,请垂编录。
是时有百官图、邪党录、天鉴录、同志录、点将录,依之以尽杀朝廷之士。
文体名。古代一种应用文。
是以总领黎庶,则有谱、籍、簿、录……录者,领也。古史《世本》,编以简策,领其名数,故曰录也。
文体名。史籍志书类。
原夫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名目虽异,体统不殊。
文体名。目录。
录始刘向,校雠中秘书而着之录,今存十篇,《说苑》一篇,并称叙录,则二体之合也。
文体名。记事文。
书名有的就叫什么‘笔记’,有的叫什么‘随笔’,有的叫什么‘录’,有的叫什么‘钞’。
抄写;誊录。
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勣遗戒授继和。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幸而我还能看到许多郭老的字迹,有的是录毛主席的或是他自己的诗词。
收藏;收集。
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
桃之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录核。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每燕飨,辄录其余卖之以收利。
采取,采用。
古圣先贤遗后人文字……或观读采取或弃捐不录。
用人宜录所长,弃所短。
指录用,任用。
时隋大乱,有功者不录。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收留;收容。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朱全忠﹞募有能入城为谍者。骑士马景请行,曰:‘此行必死,愿大王录其妻子。’
录,收恤之也。
拘捕。
充帐下都督周勤时昼寝,梦见百余人录充,引入一径。
尽录诸王公置邺,使有司察之,不得与人交关。
敬则录得一偷。
指查抄。
侯君集既诛,录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绝代。
检束。
录兵免戎。
录……谓检束也,弭兵销锋之意。
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
录,检束也。
统领;管领。
万方之事,大录于君。
《桂阳列仙传》云:耽……常与众儿共牧牛,更直为帅,录牛无散。
以太原王恪为太宰,专录朝政。
次第。
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
录,第也。
谈说。
姓名为当世所讳,不肯录之齿牙间。
通“碌”。
通“绿”。利剑名。 《荀子‧性恶》:“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录……此皆古之良剑也。”
葱,青色也。录与绿同,二剑以色为名。
第三部分
发音
省察;甄别。
正其足,蹛于狴狱,三岁见录。
开元三年,以御史中丞录河南囚。
后主尝……亲录囚徒,原贷甚众。
除了空印案和郭桓案两次大屠杀以外,还有洪武四年录(甄别)天下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