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强
汉字强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强
-
Unicode码:\u5f3a
-
GBK码:C7BF
-
实体:强
-
繁体中文:強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亦作“彊”。
米中虫,即强蛘。
亦作“彊”。硬弓;须用强力拉开的弓。 《尹文子‧大道上》:“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彊。
能引彊弓官,如今挽彊司马也。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蒲卢浑膂力绝人,能挽强射二百七十步。
亦作“彊”。壮健;青壮。 《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足下年尚彊,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而不一书而已也。
筋骸难强,久坐沐猴禅。
这人是东庄的,比我小两岁,人身子骨不算强,有个气喘病。
亦作“彊”。强盛;强大。 《孙子‧势》:“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彊。”
楚虽彊,后必属汉。
虎臣武将,折冲万里,国富兵强,六军精练。
苻坚以戎狄之种,至为霸王,兵彊国富。
亦作“彊”。擅长;善于。 汉刘向《列女传‧启母涂山》:“禹为天子,而启为嗣,持禹之功而不殒,君子谓涂山彊于教诲。”
遇性巧,强于部分。北都方山、灵泉道俗居宇及文明太后陵庙……内外诸门制度,皆遇监作。
亦作“彊”。精力有余者。 《诗‧周颂‧载芟》:“侯彊侯以。”
强,强力也。
彊,有余力者。
泛指有余。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强,多也。
三十未有二十强,手内蛇矛丈八长。
黄县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
如:四分之一强。
亦作“彊”。方言。指物品的价格低廉。 《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粉花香,粉花香,贪花人一见便来抢。红个也忒贵,白个也弗强。”
亦作“彊”。超过;胜过。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
小弟在青枫城六年,得饮白水,已为厚幸,只觉强于马溺多矣!
这比在书房里读《女四书》、《列女传》之类强多了。
亦作“彊”。好;优越。 五代无名氏《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二:“景强偏感高僧上,地胜能令远思开。”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帘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强!强!强!此计更妙!更妙!
我寻思七十二行,庄稼为强,还是地里活实在。
亦作“彊”。坚决。 《战国策‧齐策一》:“七日,谢病强辞。”
强,犹固。
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法曹争尤强,遂并收法曹。
亦作“彊”。坚强;坚定。 《书‧皋陶谟》:“彊而义。”
无所屈挠。
强,谓性行坚强。
志不彊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二男:戡,左威卫仓曹参军;成,左清道率府录事参军。
戡,强以肃;成,敏以和。”
亦作“彊”。强暴;强横。 《老子》:“心使气曰强。”
强,逞强暴。
政在抑彊扶弱,朝无威福之臣,邑无豪桀之侠。
于是英主命将出师,剪暴锄强,以安反侧。
亦作“彊”。姓。 春秋有强鉏。见《左传‧庄公十六年》。
第三部分
发音
亦作“彊”。
劝勉。
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
强犹劝也。
勉力;勤勉。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强,勉也。
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幼彊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
强迫;勉强。
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
《史记‧汲郑列传》:“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生起,请玉唱歌。初不肯,母固强之。发声清亮,曲度精奇。
我非忘卿,只因归到家中,叔父先已别聘,强我成婚。
我等但求莫失这与外族做对的大宗旨,其余下手的方法,也就听各人自便,毫不能相强的。
通“襁”。 明陶宗仪《辍耕录‧发宋陵寝》:“吾谓赵氏昔者家已破,程婴、公孙杵臼强育其真孤。”
第四部分
发音
亦作“彊”。 倔强;固执。
恼得我伍员心怒,打这厮十分的口强。
此女性甚正彊,无有登车理。
一顿老拳头,几个凶巴掌,打得我好一似落汤鸡,弗敢强。
这位伯伯是个强脾气。
第五部分
发音
同“彊”。
第六部分
发音
见“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