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寂
汉字寂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寂
-
Unicode码:\u5bc2
-
GBK码:BCC5
-
实体:寂
-
繁体中文:寂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jì
注音ㄐ〡ˋ
切音
前历切,入锡,从。
2
静,无声。
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
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
老妈子们有事要到房里去,推推房门不开,听了听寂无声息,把纸儿戳破一个洞,往里一瞧,吓得魂不附体,大声喊救起来。
3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
寂,无为。
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漠,守德之宅。
清静、寂漠,皆无营欲也。
气专而容寂,多艺而善游。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4
安定不动;静止。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穨,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有无不同,动寂各异。
日间的风,又是寂了。
5
寂寞;孤单;冷落。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伴孤屏,无语笑,寂对前庭悄悄。
俄而媪还曰:‘为还代步,致郎寂坐。渠宅上闻有客至,亦欲延款,老身辞以太晚,嘱为致意。’
6
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太素未起,太始未生,乾坤肇兴,其微不可握,其纤不可入。佛悉弥纶其广大之外,剖析其寂;窈妙之内,靡不纪之,故其经卷以万计。
因斯而谈,则栖遑大千,无为之寂不挠;焚燎坚林,不尽之灵无歇。大矣哉!
寂,谓寂灭常静之道。
无思,表寂;有思,表炤;有思无思同时,表寂炤双现前。
7
指死亡。佛教多用以称僧尼死亡。
黄帝游于襄城,尚访御人之道,放勋寂于姑射,犹使鐏俎有归。
海月之将寂也,使人邀子瞻入山,以事不时往,师遗言:‘须其至,乃阖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