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安
汉字安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安
-
Unicode码:\u5b89
-
GBK码:B0B2
-
实体:安
-
繁体中文:安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乌寒切,平寒,影。
亦作“侒”。
安居;居处。
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安,处也。
若有客比丘到,悉供养三日,三日过已,乃令自求所安。
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
谓对某种环境、事物感到安适或习惯。
凡人难变古者,惮易民之安也。
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安,习也。
教穨俗变以来,士君子不复知学术之大全,足己而自画,安陋而习惰,谦益虚逊之道消,而骄慢荒怠之风炽。
可是后来我却渐渐地安于这种自由而充满矛盾的个人奋斗的生活了。自然这种生活也不是没有痛苦的。
安定;平静。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张珂家有女子患,入夜,哀痛之声实不堪忍,勣问其故,病来已经年岁,白日即安,夜常如此。
石永公听到公家人纷纷向黄河边转移的时候,显得有些不安。
使安定,平静。
修己以安百姓。
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
萌芽诸当生者,不扰动,故曰安。
妙展慈悲安国界,巧将功力润人间。
至来日天晓,宰相自思,我食君禄为相,今定计再安汉室。
亲临虎穴安天下,力挽狂澜拯众民。
安乐;安适;安逸。
怀与安,实败名。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蚊虻。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
安,乐也。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
尔若贪安便不安,怕苦便会苦。
安稳,稳固。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谓妥善;稳妥。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又编近制敕,公晓析条义,众皆咨而后定,仍乞以新书颁天下,许所在条陈其不安者更之。
退之《雪》诗有云:‘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世皆以为工。予谓雪者其先所有,缟带、银杯,因车马而见耳,‘随’‘逐’两字甚不安。
安全,平安。与“危”相对。 《易‧系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
去安就危,坠陷井池。
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
供奉官郭垣在母胎余年不育,有善针人百余针,竟亦不动,至二十二月生,子母具安。
徐缓;推迟。
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
安,徐也。
有司言曰:‘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
安者,徐也,言徐徐且待也。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安,犹徐也。
谓留客。
主人曰:‘请安于宾。’司正告于宾,宾礼辞许。
为宾欲去,留之。
君曰:‘以我安卿大夫。’皆对曰:‘诺,敢不安。’
君意殷勤,欲留宾饮酒,命卿大夫以我故安。
谓收留,容纳。
这个来的僧人,原来是经略府军官,为因打死了人,落发为僧。二次在彼闹了僧堂,因此难着他,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
阮小二道:‘先生,你不知,我弟兄们几遍商量要去入伙,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窄狭,安不得人。’
犹善。喜欢,爱好。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所安,亦谓所善也,言虽己之所善,而必以分人也。
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弃安而图,远于孝矣,吾其止也。
安,犹善也。
公体所安,为众共之。
安放;安置。
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
以三重布帖粉上,以粟糠着布上,糠上安灰。灰湿,更以干者易之。
小吏知人当着句,先安笔砚对溪山。
那酒保从里面掇一桶酒出来。随行自有带着的酒盏,安在桌上,筛下一盏,先敬衙内。
到那阵还非办不行的话,就要看谁是能在粮站上办到底的,把他们都安到粮站上。
安装;设置。
汉灵帝时,黄巾贼起,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平乐馆,上设九叶盖,盖皆安九子真金铃,珠玉之饰称是也。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嘉祥李生,善琴。偶适东郊,见工人掘土得古琴,遂以贱直得之,拭之有异光;安弦而操,清烈非常。
曹先生的‘人道主义’使他不肯安那御风的棉车棚子,就是那帆布车棚也非到赶上大雨不准支上。
犹加上。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明日失怀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余志芳:姐姐们,都该让给我吧!我不是最小、最苦吗?看看我的手,什么好字眼儿也安不上,大雁已经回来好多天了,我的冻疮可还没好!
存着;怀着。
自己又不尊重,要往下流里走,安着坏心,还只怨人家偏心呢!
第二天看报,觉得除一两家报纸外,各报记载多有与事实不符之处。究竟是访闻失时,还是安着别的心眼儿,我可不得而知,也不愿细论。
小刘麻子呀,没安着好心,他要霸占这个茶馆!
种植。
人家庄稼安上,都细细法法照管。人家闹粪锄草,有的就锄下四五遍。可是你的庄稼种上,甚也不管啦。
他做掌柜的,那你就不去给他安庄稼了。
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什么”、“什么地方”。 《礼记‧檀弓上》:“泰山其穨,则吾将安仰?”
沛公安在?
女安从知之?
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怎么”、“岂”。 《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唐韩愈《送惠师》诗:“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
臣本远人,不知忌讳。事急至此,安敢不言!臣今不死,后必死兵。敢献此书,延颈待尽。
安得瞿塘三峡水,浴去村郎满面尘。
连词。犹于是,乃。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安,犹于是也,乃也,则也。
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成能之求,夫是之谓巨用之。
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玺辞官,其主安轻。
电流强度单位“安培”的简称。
姓。
汉有安成。见《广韵》卷一引汉应劭《风俗通》。
姓。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华,常以安为姓,如汉有安世高(安息人),唐有九姓商胡安门物(安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