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大
汉字大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大
-
Unicode码:\u5927
-
GBK码:B4F3
-
实体:大
-
繁体中文:大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徒盖切,去泰,定。
唐佐切,去个,定。
亦作“夫”。
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此大兕。”
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
城内有座楼,唤做翠云楼,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
大小的程度。
奚蠡大容一斗。
粗,形容条状物横剖面大。
其大木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
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着水盆中浸。
扩大;光大。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
庶改浇竞之俗,以大吴国之风。
嗣以文行大其家业。
尊重;重视。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会于温,言小诸侯。
《易》大随时,迷变则愚。
赞美;称扬。
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
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
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
敬词。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尊其道德,故云‘大项橐’。
如:大唐、大宋、大皇帝;大作、大札。
夸张;夸大。
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大,谓夸大。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骄傲;自大。
闵马父笑,景伯问之,对曰:‘笑吾子之大也。’
谓骄满也。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
因苏爷久在丞相门下往来,徐伦自小书房答应,职任烹茶,就如旧主人一般,一时大不起来。
善;好。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大哉言矣!
老,时间长。
大而皵,楸。
大者老也。
旧债不仅减息,连老本也不许债主有逼取之事。贫农说:‘怪不得,年岁大了,明年再还吧!’
指年长的人或尊长。
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小大,犹长幼也。
小必有之,大亦宜然。
小谓庶人,大谓王者。
婆婆休得耍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
指排行第一。
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儿耳!
唐高适有《别董大二首》诗。
表示范围广。
大报天而主日也。
大犹遍也。
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表示程度深。
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
五嫂大能作舞,且劝作一曲。
零陵香草……在岭南,初不大香;一持出岭北,则气顿馨烈。
今年扩社和去年大不一样。
犹大率,大概。
故圣王之起,大以五百为纪。
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
放在某些时令、时间前,表示强调。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
如:大热天、大晴天。
我国古代哲学术语。含义与“道”同。 《老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指大钱或大子儿。亦泛指钱。
值几个大?怎么说吧……我是土匪,我就会上你的账。
在渔家的日月,春天渔市一过,各人腰包里都有几个大。
方言。爹,父亲。
父曰爹,又曰别,又曰大。
我大我妈,都在这里哩!
用以称伯父或叔父。
他的二大罗生旺,就是现今的乡长。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发音
他盖切,去泰,透。
《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