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县
汉字县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县
-
Unicode码:\u53bf
-
GBK码:CFD8
-
实体:县
-
繁体中文:縣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胡涓切,平先,匣。
挂。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梁敬叔观察尝书楹联见赠……然下句非所克当,虽受之而未敢县也。
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
县,乐器,钟磬之属也。
客入金奏,宾至县兴。
帝始为王公兴县而不乐。
悬钟磬之具。
祝廉先《〈文选〉六臣注订讹》:“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将徙县中宇。’李善注:‘言将徙都洛邑。’五臣注:‘宋居江东,故将欲徙都于中国也。县,都也,中宇,中国也。’具误。按县,同悬,谓悬钟磬之具也。
《周礼》‘天子宫悬,诸侯轩悬’。故张衡《西京赋》曰:‘乐不徙悬。’洛邑居天下之中,故曰中宇。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今欲献洛饮之礼,故曰将徙悬中宇。观篇末又有‘慨酆宫之不县’可证。”
维系;拴系;系联。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
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由是,代议又不可行。行之,惟有分州以治,又不足县群众,而有害于和会。
差距;远。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鞅鞈铁铠,瞋目扼掔,其于以御兵刃县矣。
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县隔千里。
县,远也。言越两国之地而远属于汉也。
揭示;颁立。
县衰冠之式于路门之外。
县衰冠,太仆云:‘县丧首服之法于宫门。’
明主之治也,县爵禄以劝其民。
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
县谓开立之。
悬赏。
王县购其名姓千金。
时人有怪之者,以告太守赵他,县捕之,密乃亡去。
秤锤。
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县,谓锤也。
称量;衡量。
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县,犹衡也。
权衡之县轻重也。
﹝秦始皇﹞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县,称也。
祭名。
其祠礼:毛,太宰之具,县以吉玉。
县,祭山之名也。
姓。
春秋时有县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第三部分
发音
黄练切,去霰,匣。
古称天子所居之地。
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
郑玄注:“县内,夏时天子所居州界名也。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
以京师千里之县,吏兵之众,民物之稠,所当悉心力耳目以称上之恩施者,盖不可胜数。
地方行政区划名。
周时已有县邑。
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大国将兼并土地置县,故县多在边地。后各国将县制内移,边远地置郡。
秦统一六国后,始以郡统县,历代因之。
隋唐以后,县隶于府或州。辛亥革命后,直隶于省、特别区。解放后,或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隶于自治州、省辖市。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时,则郡大于县。
﹝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秦改封建为郡县,而不知郡县之名,自周时已有之。但后世郡大于县,周时则县大于郡耳。
谓以其地为县。
遂入陈,杀夏征舒,轘诸栗门。因县陈。
灭陈以为楚县。
﹝虎牢﹞秦以为关,汉乃县之。
引申为侵占别国土地。
故其(美国)县古巴,攫菲岛,实皆此主义之精神一以贯之者也。
县官。
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
特指赤县。
﹝始皇﹞登之罘,刻石。其辞曰:‘……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宇,宇宙。县,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