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剡
汉字剡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剡
-
Unicode码:\u5261
-
GBK码:D8DF
-
实体:剡
-
繁体中文:剡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yăn
注音〡ㄢˇ
切音
以冉切,上琰,以。
3
削;削尖。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楫必须纤长,理当剡削,故曰剡木也。
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
乃剡乃铲,既刳既斮。
折篿剡筳,午施旁竖。
又为长方横表……复剡其两端令锐,以指地平圈之度分。
4
锐利。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剡,利也。
离光非燧人不炽,楚金非欧冶不剡。
5
举,举起。
视可,司间,案欲剡其胫而以蹈秦之腹。
谓起其胫以蹈秦之腹也。
发愤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匈。
6
举荐。
昔公剡士,十有五辈;或至或否,均受其赉。我不知公,公亦荐我。
它日又特剡,亟称之于庙堂。
则今日事败,兴邦安得逃其罚?且不罚已矣,反从而超陟之。是臣弹章适为荐剡,国家有如是法纪哉!
7
通“焰”。谓其势炽盛。 《国语‧晋语二》:“丧乱有小大,大丧大乱之剡也,不可犯也。”
剡,假借为焰。
丧乱方剡,非汤、武、高、光不能定。
方祸之剡,权珰炽焰,人宜无敢近者。
8
通“焰”。灼。 汉王充《论衡‧雷虚》:“夫雷,火也,火气剡人,人不得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