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剋

汉字剋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524b
  • GBK码:
    8477
  • 实体:
    &#x524b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ㄎㄜˋ
切音

苦得切,入德,溪。

《广韵》
2

战胜;制服。

夫力竟非众不克,众非和不众,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

遂与伊尹谋伐,克之。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

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故能获天地之应,克如林之旅。

伐背叛之国,三年乃克,不以为迟。

洋人统称洋鬼子,洋者羊也,故用虎去克他,神是制鬼的。

3

约束;克制。

成汤遭灾,以六事克己;鲁僖遇旱,而自责祈雨,皆以精诚转祸为福。

欢沉难克兴,心乱谁为理。

4

严格限定。多用于时日。

﹞又克水退期日,皆如所言。

克今月二日,当西经济黎阳

女怅然有感,相许以私,克以明日。

临终,预克死期,如言而逝,年四十九。

5

能。

今陛下高明而群臣惶促,宜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范》之法,博采广谋,纳群下之策。

克,能也。柔克谓和柔而能立事也。

按,《书‧洪范》作“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6

成。

人谁不善始,尟能克厥终。

 

7

克扣;暗中削减。

博个甚睁着眼去那利面上克了我的衣食。

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

8

砍削,截断。

刀便剃毛,至伐大木,非斧不克,物固有以克适成不逮者。

克,截。

见说夜深星斗畔,等闲期克月支头。

 

9

“刻”。刻镂。 应劭《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封者立石高一丈二赤(尺),克之曰:‘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王嘉《拾遗记‧前汉下》:“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或依林之下,编茅为菴,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

绿耀克碧雕琯笙,朱唇玉指学凤鸣。

 

10

“刻”。刻薄。 《宋书‧朱修之传》:“然性俭克,少恩情,姐在乡里,饥寒不立,脩之未尝供赡。”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kēi
注音ㄎㄟ
2

训斥;狠狠批评。

他闹一会儿情绪,干部跑来劝说两句,他老婆克他两句,又鼓励他两句,他就好了。

我想不通,闹了情绪,你不是还克过我吗?

听其口吻和语气,又分明是在克人。

我去找他谈谈,克他一顿,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3

方言。抠取。

他给了一个小钱儿,一伸手用头里这两个手指头拿了一块,后头这三个手指头又克了一块。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