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削
汉字削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削
-
Unicode码:\u524a
-
GBK码:CFF7
-
实体:削
-
繁体中文:削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息约切,入药,心。
一种有柄而微弯的两刃小刀,汉代多用以刮削简牍上的文字。
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
今之书刃。
郑云‘今之书刃’者,汉时蔡伦造纸,蒙恬造笔,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汉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也。
刀却刃授颖,削授柎。
削,谓曲刀。
见一刀长可七八寸,微弯,背之中有切齿如锯,末有环。予退而考诸传记,乃知其为削。
指简札。
治舍盖屋,书削代牍。
削,木版也。
走昔以摩研编削之才,与国师公从事出入,校定秘书。
削,谓简也。
古者,书误则削去。故《左传》云‘削而投之’是也,或即谓札为削。
指奏章。
故台中奏疏,天子辨其诬,不下其削。
删除。指删改文字。
削而投之。
子罕削其字而又投之于地也。
有司请定法,削则削,笔则笔,救时务也。
削者,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
其删《诗》亦然,十五国风,莫非中国之诗也;吴楚流而入于夷狄,则削而不录。
王隐《晋书》所载郭琦事,谓琦盖始终亮节之士,《晋书》削而不载。
用刀斜切。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徐登、赵炳,贵尚清俭,祀神以东流水,削桑皮以为脯。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岁岁灾蝗,年年饥馑,黄金一斤,易粟一斗;或削树皮而食者,或易子而飧者。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
削除;削减。
寇至度必攻。主人先削城编,唯勿烧。
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近一两年,作短文的较多了,就又有人来削‘杂文’,说这是作者的堕落的表现。
侵削;剥削。
封疆之削,何国蔑有。
言封疆之相侵削,何国无有。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非盗府库之钱粮,则削生民之膏血,其害一也。
分,割裂。
夫齐之削地封田婴,是其所弱也。
削,分也。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其南面裂垂罅,削为三崖。
削弱。
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
鲁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
其愈削而至夷于诸侯者,在乎王《黍离》。
乌虖!此夫中国之所以日削也。
剃;刮。
好雄强,似出家的子路,削了发的金刚。
因为看破红尘,削了头发。
若非天赋老面皮,痛削如何当得起!
犹苛刻。参见“削刑”。
形容陡峭如经刀削一般。
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周如削。
柳江西北上,两涯多森削之石。
但由于山险岭削……所以在大神农架主峰一带,过去极少人迹。
形容消瘦。
有番人牵一马,瘦削而价不高,因市之而归。以其将远涉道途,日加刍秣,而肌肤日削。
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掀鼻削面,蓝眼虬须。
这女人尖颧削脸。
谓裁剪缝纫。
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
削,犹杀也。
云衰外削幅者,谓缝之边幅向外;裳内削幅者,亦谓缝之边幅向内。
衣足以覆形,从典坟,虚循挠,便身体,适行步,不务于奇丽之容,隅眦之削。
谓弥缝阙失。
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
参阅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三。
第二部分
发音
思邀切,平宵,心。
见“削然”。
第三部分
发音
仙妙切,去笑,心。
鞘。刀剑的套。
刀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
质氏以洒削而鼎食。
削,谓刀剑室也。
第四部分
发音
七肖切,去笑,清。
见“削格”。
第五部分
发音
所教切,去效,生。
距王畿三百里以内的大夫采地和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