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刺

汉字刺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523a
  • GBK码:
    B4CC
  • 实体:
    &#x523a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ㄘˋ
切音

七赐切,去寘,清。

《广韵》
切音

七迹切,入昔,清。

《广韵》
2

亦作“措”。 

3

以剑矛之刃向前直戳。

去一以为围。

,谓矛刃胸也。

云:谓矛刃胸也者,人胸当前,故以前为胸,以其矛刃直前,故名矛刃胸也。

 

4

泛指用刀剑等尖锐的东西刺入或穿过物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狱讼繁,仓廪虚,而有以淫侈为俗,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之.

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于马下。

如:穿刺。 

5

刺杀;杀死。

以三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

,杀也。三讯罪定则杀之。

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之?内讳杀大夫,谓之之也。

 

6

指暗杀。如:被刺、遇刺。

7

讽刺。

维是褊心,是以为

,讥也。

其言次于何?欲救而后不能也。

以词讥之曰……幽王厉王,皆作诗以之,如操刀以人然。

苏老泉安石衣服垢敝,经月不洗,以为不近人情,作《辨奸论》以之。

 

8

谓指责、揭发。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举也。

参见“刺举”。 

9

探取;采取。

圣王之生民也,皆使当厚优犹知足,而不得以有余过度,故盗不窃,贼不

文帝﹞使博士诸生“六经

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

小颜云:,采取之也。

《〈淮南子〉序》:‘典中郎将弁揖,借八卷之。’又汉文帝命诸儒“六经

作《王制》。刺之为言取也。”

熟读长吉诗,其文字之警采绝艳,一一汇录。

 

10

古代耕田器耒下连耜之前曲部分,本称“疵”。其面不平,如颡额患疵病,故称“疵”。因其耕作时插入地下,故又称“刺”。后用为刨土、耕作之意。 《周礼‧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耒,疵长尺有一寸”郑玄注:“郑司农云:‘耒谓耕耒,疵读为其颡有疵之疵,谓耒下岐。’谓疵读为棘刺之刺。刺,耒下前曲接耜。”

释曰:先云:疵读为其颡有疵之疵者,俗人谓颡额之上有疵病,故从之也……读从也。

冬不时雪,春不时雨,越二月宿麦不滋,耒耜不

引耒中田,粒食烝民赖。

 

11

刺探;侦探。

素善候,教令上书自讼。

《晋书‧宣帝纪》:“﹝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

资险佞内挟,数人主意,阴导而阳合之。

幽隐皆实,众遂嘿然散去。

 

12

插入;钻进。

长城之际,连山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

并不宽阔的市街当然早挤满了人,再没有空隙容人径直地通过,来来往往地只在人丛中右地穿行。

13

刺激;刺射。

马老先生只喝了一碗茶,茶到食道里都有点的慌。

一闪,宪兵的眼光小卞的脸上。

同他握手告别的时候,我觉得有许多根针在我的心。

 

14

兵器的锋刃。

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矛无击,修戟无

,锋也。

15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在背。

亦蔷薇类也。青茎长蔓硬,叶小于蔷薇,而花深红。

玫瑰花儿可爱,多扎手。

希望你只看见洁白芬芳的花朵,莫想起花柄上的尖利的罢!

16

喻令人难堪、棘手的言行。

解放以前这一批文章,都有些恨气,有根,总想朝什么地方戳它一下。

常飞说:‘你怎么满身都是!’

 

17

书写。

书称书,以笔纸简之上也。又曰到写,写此文也。画姓名于奏上曰书

集后土之雍容兮,百圣之礼文。

18

名片。

狐不从,乃持

百官询事,则有关解牒。

试将短谒公门,甲第纷纷厌粱肉。

余阅一小说,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也。

忽有崔元素者,投一接见,询其邦族。

 

19

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亦泛指出任。

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袁州

宗元,用相其事,哀而旌之以铭。

长庆四年,乐天杭州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会稽

,字国钧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简州

 

20

刺绣。

当时手衣上花,今日为灰不堪着。

文君及笄未聘,聪慧过人,姿态出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凤,女工针指,饮馔酒浆,无所不通。

上绣千鸳鸯,下十丈莲。

参见“刺绣”。 

21

刺配。古代刑罚之一。在面部刺字,发配远方。始于五代后晋因之。

如闻百姓抵轻罪,而长吏擅隶他州,朕甚悯焉。自今非得于法外从事者,毋得辄罪人。

累犯强盗,及聚众贩卖私商,曾经杀伤捕获之人,非村民、胥吏之比,欲并配屯驻军,立为年限,限满改从正军。

参见“刺配”

22

判决。

监司,郡守,所属官或身有显过而政害于民者,即依公按

参见“刺断”。 

23

划船;撑船。

泝流浅水楼船,百棹千篙秪不前。

儿卧篙头水,露重布帆风不起。

瑞当挟其季子,一平头奴,小航浮江而上。

 

24

征募兵卒的代称。

制,凡兵卒常刺字为记,故称。

治平中,韩魏公建议于陕西义勇,凡三丁一人。

五月辛巳,海贼罪不至死者为龙猛、龙骑军……诏诸路强盗贷死少壮者为兵。

殿中侍御史王珪,言殿前马步军三衙强平民为军,诏禁止。

 

25

一种横网捕鱼方式。

横网是用尼龙丝制的,放在水里像溶化了似的,再也看不见了。据说这样鱼才会不知不觉撞上去,给卡在网眼里退不出来。渔民管这种作业叫‘’。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
2

象声词。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ㄑ〡ˋ
2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