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内

汉字内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5185
  • GBK码:
    C4DA
  • 实体:
    &#x5185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ㄋㄚˋ
2

里面,里头。与“外”相对。 《左传‧定公八年》:“公敛处父人自上东门入,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

十娘取钥开锁,皆抽替小箱。

至于益中公司,我们局人倒一点不担心。

3

指使向内、向里。

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二人,皆左向瑟,后首,挎越,弦,右手相。

弦,侧担之者。

以左于外侧,担之使弦向也。

贞观二年﹞二月丙戌,靺鞨属。

4

室,内室。

子有廷,弗洒弗埽。

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

,二房也。

 

5

指居屋的正室。

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

,正寝之中。

6

帝王所居之处;皇宫。

商辛,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

绿奔穿水,红落过墙花。

7

指朝廷。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迁为东海太守。

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明年,出为江夏太守。

8

宫门或闺门以内的人和事。

辨外而时禁。

分别外人人,禁其非时出入。

禁之者,宫之人,非时不得出;宫外之人,非时不得入也。

男不言,女不言外。

事,外谓外事。在,在外言外,各治其事,而不得相预也。

 

9

指家务。

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也。

 

10

妇女;女色。

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

此经论男子女子殊别之宜。

景宗,妓妾至数百,穷极锦绣。

 

11

古代泛称妻妾。后专称妻。

庆封好田而耆酒,与庆舍政,则以其实迁于卢蒲嫳氏,易而饮酒。

实,宝物妻妾也,移而居家。

,妻妾也。

晦辞自饮筵散,不及换衣,便步归舟中,以告其

原来唐氏为人妒悍,贾涉平昔有个惧的毛病。

 

12

称妻家的亲属。参见“内兄”“内侄”。 

13

内心。

君子敬以直,义以方外。

,谓心也。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唐袭本以舞僮见幸于宗佶尤易之,后为枢密使,犹名呼恨,而外奉宗佶愈谨。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夫仁义发于,而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

 

14

指内脏。

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大忧崩,大怖生狂。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15

亲近。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外,疏也,,亲也……君若亲财而疏德,则争利之人皆施劫夺之情也。

振起中兴之功,当以明功罪、别邪正、君子、外小人为先。

 

16

谓不形于外;暗地里。

老子曰:天地之道,以德为主,道为之命,物以自正,至微甚,不以事贵。

太祖既定北,而高干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卫固范先外以请为名,而实与通谋。

17

指正道。佛教徒称佛门之内的为内,佛门之外的为外。

故救形之教,教称为外;济神之典,典号为……释教为,儒教为外。

自先王之道不明,百家并起,佛最晚出,为中国之患……盖佛之徒,自以谓吾之所得者,而世之论佛者皆外也,故不可绌。

18

返,回头。参见“内顾”。 

19

戈戟刃下接柄之处。

戈广二寸,倍之,胡三之,援四之……长则折前,短则不疾。

谓胡以接柲者也,长四寸。

倍之者,据胡下柄入处之长……云谓胡以接柲者,即柄也。

 

20

退。

君子进不败其志,究其情。

 

21

犹中。指五行方位的中央。参见“内色”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nèi
注音ㄋㄟˋ
2

“纳”的古字。使进入;放入。 《孟子‧万章上》:“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是故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诛过误,乃以防奸恶而救祸败,检淫邪而正道尔。

,读为纳。

为莫离支所囚,以兵胁之,不屈,窟室中。

 

3

“纳”的古字。接纳;容纳;釆纳。 《礼记‧檀弓下》:“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弗内也。”

其所出,故能大。

有天下,惩刈敝,敷谠言。

4

“纳”的古字。迎娶。 《汉书‧陈平传》:“为贫,乃假贷币以赠,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5

“纳”的古字。交纳;进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以闺门事见考,自知为所中,惶怖,更欲女为援。

 

6

“纳”的古字。收藏。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监库旧有五臣注《文选》镂板,建白内于三馆。”

7

“纳”的古字。补缀,弥补缝隙。 《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

读为纳。纳者,补也。周,密也。此承上‘上奏畏却’而言,谓密补其奏中之罅隙……‘锻练而周之’,谓锻练其文而周纳其隙。

 

8

“肭”。肥。 《楚辞‧大招》:“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一作‘肭’。

,与肭同,肥也。

9

“讷”。木讷,不善言辞。 《楚辞‧九章‧怀沙》:“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木讷也。

第四部分
1

发音

拼音ruì
注音ㄖㄨㄟˋ
2

“汭”。河流弯曲处或会合处。 《汉书‧沟洫志》:“及盟津内,至于大伾。”

读曰汭。

汭,本又作,同,如锐反。 云:‘入也。’

3

“枘”。榫头。 《周礼‧考工记‧轮人》:“三材既具,巧者和之”郑玄注:“调其凿内而合之。”

,如锐反,依字作枘。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