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偻
汉字偻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偻
-
Unicode码:\u507b
-
GBK码:D9CD
-
实体:偻
-
繁体中文:僂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lǚ
注音ㄌㄩˇ
切音
力主切,上麌,来。
2
驼背;佝偻。
《谷梁传‧成公元年》:“冬十月,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
郤克偻。
3
泛指身体弯曲。
顾而见人,黑而上偻。
上偻,肩伛。
义为丞相时年八十余,短小无须眉,貌似老妪,行步俛偻。
偻,曲背也。
可是婴儿仍留在妇人底怀中,她上身向前偻一些,要抱紧一些似的。
4
使身体弯曲,表示恭敬。
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俯偻从命,爰恤奚喜。
紫衣偻而揖,若受教之状。
洪发佬拘谨地偻着腰。
5
泛指弯曲,屈曲。参见“偻数”。
6
迅速;立刻。
彼宝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卖之不可偻售也。
吏有五失……四曰受令不偻。
夫人不偻,不可使入。
何休注:“偻,疾也。
齐人语。”
第四部分
1
发音
注音ㄌ〡ㄡˇ
切音
力九切,上有,来。
2
liŭ
3
丧车的装饰物。
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
聚偻谓柩车饰也。众饰所聚,故曰聚偻,亦以其形中高而四下,故言偻也。
蒌,丧车饰也。或作‘偻’……通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