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俞
汉字俞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俞
-
Unicode码:\u4fde
-
GBK码:D3E1
-
实体:俞
-
繁体中文:俞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yú
注音ㄩˊ
切音
羊朱切,平虞,以。
2
表示应答和首肯,犹是、对。
帝曰:‘俞,予闻,如何?’
扬子曰:‘俞。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盖难与览者同也。’
俞,然也。
帝曰:‘俞,往,女谐。’
帝曰:‘俞哉!维汝忠孝。’
3
表示感慨。
俞!予闻之,周之有至德,有妇人焉。
4
答应;允许。
上犹谦让而未俞也。
询于群吏,吏叶厥谋;上于大府,大府以俞。邑人便焉。
年始六十,恳辞冕黻,连章累岁,乃俞所乞。
上以二臣先人忠孝表着,特俞兵部之请。
5
报答;答谢。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熉黄。
俞,答也。言众星留神,答我飨荐,降其光耀,四面充塞也。‘俞’音‘逾’。
6
安定。参见“俞然”。
7
8
通“渝”。
10
姓。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shù
注音ㄕㄨˋ
切音
舂遇切,去遇,书。
3
通“腧”。针灸穴位分类名。指五腧穴(井、荥、腧、经、合)的腧穴。 《素问‧咳论》:“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王冰注引《灵枢经》曰:“脉之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4
通“腧”。专指人体背部穴位。 《素问‧奇病论》:“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以胆募俞。”
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胆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门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
5
通“腧”。泛指人体的某些部位。 南朝梁简文帝《劝医论》:“患起膏肓,疴兴府俞。”
6
通“隃”。 《史记‧赵世家》:“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彊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于魏,反巠分、先俞于赵。”
张守节正义:“俞音戍。
《郭注》云‘西隃即鴈门山也。’按:西先声相近,盖陉山、西隃二山之地并在代州鴈门县,皆赵地也。”
第四部分
1
发音
拼音shū
注音ㄕㄨ
切音
舂朱切,平虞,书。
2
第五部分
1
发音
拼音chòu
注音ㄔㄡˋ
切音
丑救切,去宥,彻。
2
姓。
3
汉有司徒掾俞连。见《广韵‧去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