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令
汉字令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令
-
Unicode码:\u4ee4
-
GBK码:C1EE
-
实体:令
-
繁体中文:令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力政切,去劲,来。
谓发出命令让人执行。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
伏乞仁恩,特令改就常式,以安下情。
妇孺和没有职守的人们都令在家,不许到外面乱走。
命令;法令。
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万邦咸休。
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
﹝帝﹞即诏礼部:‘自今制科随进士贡举,其着为令;仍须近臣论荐,毋得自举。’
特指皇后、太子或诸王的命令,以别于皇帝的诏命。
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
凡封子弟为王,则开府辟僚属,取当时士有学行才藻者中是选。其所下书,东宫则曰令,上书则曰笺。
秦法,后及太子称令,至汉王赦天下,淮南王谢群公,皆曰令,殆令隆而教杀耶?
命名。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
‘令’与‘命’通,命,名也。
官名。
秦汉时大县的行政长官。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自魏晋至南北朝末,凡县之长官一律称令,历代相沿,明、清时改称知县。
官名。历代中央最高机关及某些下属机关的主官。如尚书令、中书令,太子家令、掖庭令、太乐令等。
指受任为县令。
愈既与公诸昆弟善,又尝代公令河南,公之葬也,故公弟集贤殿学士尚书刑部侍郎放属余以铭。
又称翕尝令渑池,治崤嵚之道,有黄龙白鹿之瑞。
后,公令古田,调台湾,督川学,巡台厦,开府湖南、福建,孑身在外几二十年,未尝絜眷属,延幕宾。
善;美好。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令,善也。
此善兄弟,则绰绰有裕而不变;彼不善之兄弟,则由此而交相病矣。
令光醇德,为士作程;资始既正,守终有令。
有弟有子,提兵守藩,一时三侯,人莫敢扳。生莫与荣,殁莫与令,刻文此碑,以鸿厥庆。
知谀辞之不令,则碑表符命不作;明直言之无忌,则《变雅》、《楚辞》不兴。
敬辞。多用于称对方的家属或亲属。如令堂、令妹、令嫒等。
古代按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所施行的政令,谓之月令。后因以指时令,节令。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春之为令,即天地交欢之候。
指酒令。
盘蔬冬春杂,樽酒清浊共;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唐人饮酒喜以令为罚,今人以丝管讴歌为令。
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
词调的一类。亦称小令或令曲。其特点一般是乐调短,字数少。如《十六字令》,十六字;《如梦令》,三十三字。但也有少数乐调较长、字数较多的,如《六幺令》,九十六字。北曲的散曲中也有令,实际上等于一首单调的词,但演唱时句中可适当加入衬字。如叨叨令、转调淘金令等。参见“小令”。
第二部分
发音
吕贞切,平清,来。
使。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蹶父既善韩之国土,使韩姞嫁焉而居之。
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令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
无论你坐在哪方:逃到床上躺着吧,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便沉沉的把你压住。真找不出一件事是能令人不生嫌厌的心的。
连词。假如,如果。
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黄帝叹曰:‘主失于国,其臣再嫁,厥病之由,非养寇邪?’遂即营垒,以灭四帝。令黄帝不虎变,与俗同道,则其民臣亦嫁于四帝矣。
第三部分
第五部分
发音
力延切,平仙,来。
见“令居”。
第六部分
发音
lĭng
[英ream]纸张的计量单位。以规定尺寸的原张纸五百张为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