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五
汉字五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五
-
Unicode码:\u4e94
-
GBK码:CEE5
-
实体:五
-
繁体中文:五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注音ㄨˇ
切音
疑古切,上姥,疑。
2
wŭ
3
交午,纵横交错。
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沈之
故书,橭,为梓;午,为五。
午五二字古本通用,《左‧成十七年传》‘夷羊五’,《国语‧晋语》作‘夷羊午’是其证。
《学林》云:古篆五字为×,象阴阳交×之义,午字亦取此义。
4
数词。四加一所得。表示计数。
天数五,地数五。
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5
数词。四加一所得。表示序数。
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街上到处贴红绿纸条子,一二三四五写了好些条款。
6
五次,表示再三、多次。
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
吴王阖庐与荆人战于柏举,大胜之,至于郢郊,五败荆人。
如:三令五申;五花八门。
7
谓五倍。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吾之众五倍于敌,则当惊前掩后,声东击西。
8
五行。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口所以纪三辰,宣五行,故谓之门。
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
《春秋合诚图》曰:‘至道不远,三五而反。’宋均注云:‘三,三正也。五,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际会也。’
9
指五帝。
兴败有数,承三继五。
上咸五,下登三。
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汉崇儒雅,几致刑厝,而犹道谢三、五者,以其致教之术未笃也。
10
中国传统乐谱“工尺谱”上的一个记音符号。参阅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第五章九。
11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宿。
12
“伍”的古字。齐等。 《墨子‧节葬下》:“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
五应读作伍,二字古通……言妻与后子死者等,皆丧之三年也。
13
14
姓。
汉代有五逢。见《汉书‧陈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