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书

汉字书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4e66
  • GBK码:
    CAE9
  • 实体:
    &#x4e66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shū
注音ㄕㄨ
切音

伤鱼切,平鱼,书。

《广韵》
2

书写;记录,记载。

不尽言,言不尽意。

人逆公子晋。冬,十二月,宣公即位。曰:人立

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绝

又尝见康熙中某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握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之。

有一段话,我觉得很好,曾请曾秀苍同志为小幅张贴座右。

3

字,文字。

故好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

字仅蝇头细

曰:

4

字体;字形。

六体者,古文、奇字、篆、隶、缪篆、虫

古隶之起于,省篆为隶。

取过石碣看时,上面乃是龙章凤篆蝌蚪之,人皆不识。

5

指六艺中的六书之学。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数。

,六之品。

者,先云: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计。

、计,即六艺中六、九数之学也。

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筭、律等七馆学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状。

6

书法。

已来,论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

米元章《论》:﹞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为集古字,盖取诸家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

孙过庭谱》,为历代论名作之一。

7

指书法作品。

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以求百钱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者坌集,竟日作字。

8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何必读,然后为学?

申子韩子皆著,传于后世,学者多有。

真宗听政之暇,唯务观

我的母亲姓……所读的也似乎较爸爸读的稍多。

9

特指某一种专著,如占兆书、历书等。

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乃并是吉。

开籥见占兆,乃亦并是吉。

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占之兮,谶言其度。

丧马思开卦,占鸮懒发

10

指盟辞。

至,则欿,用牲,加,征之,而骋告公,曰:‘大子将为乱,既与客盟矣。’

欿亦作坎,挖坑。用羊或牛,加盟于牲上,伪作太子曾与客盟之迹,而己验之。

,启土开封。

注:‘高帝与功臣盟,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山河,谓此盟也。’

11

文书,文件。

太史秉,由宾阶隮,御王册命。

太史持策顾命欲以进王。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

主计会之簿

注言簿者,古有简策以记事,若在君前以笏记事,后代用簿;簿,今手版。

于君前,有诛。

臣不豫慎,若将文簿领临时乃拂整,则宜诛责也。

张苍阳武人也……时为御史,主柱下方

如淳曰:‘或曰主四方文也。’下云时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计籍,则主四方文是也。

如:证书;申请书。

12

文体名。用以铺叙国家典章制度。

为十表,本纪十二,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以铺政体,十表以谱年爵,虽殊古式,而得事序焉。

着史,别裁志……原夫司马迁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名目虽异,体统不殊。

13

文体名。用以陈述对政事的见解、意见。

奏记,陈列便宜,皆欲辅政。今作者,犹上奏记,说发胸臆,文成手中,其实一也。夫上谓之奏记,转易其名谓之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书以言事,行上行下,平行往复,统谓之书。故二十九篇誓诰与命十居五六,皆曰书也。书者总言,析曰誓诰、曰命誓。命以上行下,诰则上下通行,意犹告也。平行用告,更不待言。古人事简,体无多制。

末用书更盛。”

14

指书信。

叔向子产……复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过了两日,只见小厮回来,拿了一封,交给小丫头拿进来。

15

某些曲艺的通称。

明儿白妞,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罢。

我听得不多。

16

指《尚书》。

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教也……故《诗》之失愚,《》之失诬。

《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

》之为文,篇二十有九。体综为四:一典,二谟,三誓,四诰。

17

姓。

书永琇。见《万姓统谱‧鱼韵》。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