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习

汉字习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4e60
  • GBK码:
    CFB0
  • 实体:
    &#x4e60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ㄒ〡ˊ
切音

似入切,入缉,邪。

《广韵》
2

鸟不断练飞。

﹝季夏之月﹞鹰乃学

,雏学数飞也。

3

学习。

蜂门甘蝇

,学也。

鄙哉,予乎!非而遂迷也。

自鄙其迷惑,所学者非正也。

俎豆昔尝闻,军旅素未

李生则尚与其弟学读书,文辞,以举进士为业。

4

复习;练习。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日夜无替也。

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之三年,又请。

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三张小楷。

5

教习,训练。

居则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

百兽可教之以战陈,畜牲可之以进退。

今欲专士女于耕桑,乡闾以弓骑。

6

熟悉;通晓。

昔臣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

知伯,犹言与知罃互相了解,能密切合作。

子徒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

于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于公之事最,于公之心推测之最详。

7

指熟知之人。

使失路者而肯听问知,即不成迷也。

物双松曰:‘谓听于惯之人,而问于知识之士也。’说是。失路,故须听惯于此路之人。

8

习惯;习惯于。

性相近也,相远也。

至圣变移俗,而没知其所从。

蓼虫避葵堇,苦不言非。

夫天下之人因其性而观之,则未尝不同;因其而观之,则未尝不异。

童年冻饿,壮岁饱酸辛。

9

近习,亲近国君的人。

有司请事于齐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告仲父。’若是三。者曰:‘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为君。’

,近;所亲臣也。

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匪砥匪革,终沦嬖

终溺于私嬖近也。

10

狎习,轻忽。参见“习慢”

11

“袭”。重叠。 《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

’一本作‘袭’。与袭通用,重复也。祥,吉祥。岁其祥,谓五年之中每年卜征都吉。

嶽滨有和会,祥在卜征。

参见“习坎”

12

“袭”。因袭。 柳宗元《非国语下‧怀嬴》:“秦伯以大国行仁义交诸侯,而乃行非礼以强乎人,岂习西戎之遗风欤?”参见“习常”

13

姓。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