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枝的唐诗诗句
描写高枝的唐诗诗句。
描写高枝的唐诗诗句
高枝[gāo zhī]
释义:
1
高树枝。
2
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列表:
-
1
去年高枝犹压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罗隐《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
2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刘禹锡《杂曲歌辞:竹枝》 -
3
高枝拂远雁,疏影度遥星。
杜之松《和卫尉寺柳》 -
4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
5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
6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王勃《落花落》 -
7
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
王维《赠东岳焦炼师》 -
8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刘长卿《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佑江亭》 -
9
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岑参《石上藤》 -
10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
11
百鸟喧喧噪一鹗,上林高枝亦难托。
钱起《送毕侍御谪居》 -
12
朝夕诏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
钱起《送河南陆少府》 -
13
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严武《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
14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
陆贽《禁中春松》 -
15
愿驻高枝上,还同出谷莺。
杨系《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
16
倘得辞幽谷,高枝寄一名。
张季略《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
17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王建《荆门行》 -
18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王建《寒食》 -
19
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
刘商《乌夜啼》 -
20
高枝低枝飞鹂黄,千条万条覆宫墙。
刘商《柳条歌送客》 -
21
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
窦参《湖上闲居》 -
22
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窦参《湖上闲居》 -
23
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
柳公绰《赠毛仙翁》 -
24
太液池中有黄鹄,怜君长向高枝宿。
刘禹锡《吐绶鸟词》 -
25
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刘禹锡《谢寺双桧》 -
26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
27
春风淡荡景悠悠,莺啭高枝燕入楼。
张仲素《汉苑行二首》 -
28
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
孟郊《秋夕贫居述怀》 -
29
凄清湿高枝,散漫沾荒土。
孟郊《喜雨》 -
30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张籍《寒食后》 -
31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元稹《酬乐天》 -
32
为君长高枝,凤凰上头鸣。
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桐花》 -
33
幸穿杨远叶,谬折桂高枝。
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
34
虫乐在深草,鸟乐在高枝。
白居易《咏所乐》 -
35
密叶闻风度,高枝见鹤来。
姚合《奉和四松》 -
36
今朝试上高枝采,不觉倾翻仙鹤巢。
姚合《采松花》 -
37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王睿《松》 -
38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雍陶《武侯庙古柏》 -
39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
40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
项斯《华顶道者》 -
41
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
马戴《题吴发原南居》 -
42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贾岛《闻蝉感怀》 -
43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温庭筠《题柳》 -
44
迥出孤烟残照里,鹭鹚相对立高枝。
陆龟蒙《岛树》 -
45
晓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司空图《赠圆昉公》 -
46
云色阴沈弄秋气,危叶高枝恨深翠。
李咸用《悲哉行》 -
47
融酒徒夸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
罗隐《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
48
远山高枝思悠哉,重倚危楼尽一杯。
罗隐《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
49
景物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
罗隐《广陵秋夜读进士常修三篇因题》 -
50
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绛霄。
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
51
去年高枝犹堕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罗隐《芳树》 -
52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郑谷《赠圆昉公》 -
53
高枝霜果在,幽渚暝禽喧。
郑谷《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 -
54
浓霜满径无红叶,晚日高枝有白云。
郑谷《松》 -
55
疏滴下高枝,次打欹低叶。
韩偓《雨中》 -
56
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
吴融《莺》 -
57
怜君尽向高枝发,应为行人要整冠。
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李径》 -
58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王仁裕《放猿》 -
59
今朝乡陌伴,几处坐高枝。
吕敞《龟兹闻莺》 -
60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来花发最高枝。
张窈窕《春思二首》 -
61
高枝不知几万丈,世人仰望徒攀援。
皎然《寓兴》 -
62
毒气仍干扇,高枝不立蝉。
贯休《苦热》 -
63
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贯休《新猿》 -
64
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细落莓苔矶。
齐己《灵松歌》 -
65
夜来风入最高枝,罥断愁肠几尺丝。
崔橹《南阳见柳》 -
66
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李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