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下的唐诗诗句
描写高下的唐诗诗句。
描写高下的唐诗诗句
高下[gāo xià]
释义:
1
上和下;高和低。
2
指声音的高低。
3
高处和低处。
4
参差起伏。
5
古代绘制地图时标明地形高低的一种方法。
6
犹反覆。
7
指高度。
8
犹差别。
9
好坏;优劣得失。
10
多和少。
11
贵和贱。
12
褒贬,抬高和贬低。
13
轻和重。
列表:
-
1
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李世民《喜雪》 -
2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
张仲素《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
3
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张九龄《彭蠡湖上》 -
4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王维《归嵩山作》 -
5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
李颀《送刘十》 -
6
游丝正高下,啼鸟还断续。
韦应物《春中忆元二》 -
7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张谓《西亭子言怀》 -
8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杜甫《谒文公上方》 -
9
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
杜甫《寄题江外草堂》 -
10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杜甫《寒食》 -
11
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
杜甫《又作此奉卫王》 -
12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
张继《秋日道中》 -
13
高下灭华烛,参差启洞房。
窦群《东山月下怀友人》 -
14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
王建《县丞厅即事》 -
15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韩愈《山石》 -
16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
张仲素《春游曲三首》 -
17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皇甫湜《题浯溪石》 -
18
疏凿顺高下,结构横烟霞。
孟郊《峥嵘岭》 -
19
崔嵬分水岭,高下与云平。
元稹《分水岭》 -
20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
元稹《遣春十首》 -
21
萤飞高下火,树影参差文。
元稹《解秋十首》 -
22
军城楼阁随高下,禹庙烟霞自往还。
元稹《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
23
华原软石易追琢,高下随人无雅郑。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华原磬》 -
24
胡为沉浊以升清,矗然分画高下程。
元稹《有酒十章》 -
25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白居易《涧底松-念寒俊也》 -
26
贵贱与贫富,高下虽有殊。
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
27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
28
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
29
中庭无平地,高下随所陈。
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赠诸客》 -
30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白居易《东溪种柳》 -
31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白居易《庭松》 -
32
千花高下塔,一叶往来舟。
白居易《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
33
浅深妆驳落,高下火参差。
白居易《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 -
34
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
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
35
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
白居易《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
36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徐凝《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
37
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
李涉《春山三朅来》 -
38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李涉《再宿武关》 -
39
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李绅《龟山寺鱼池》 -
40
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朝昏望不同。
姚合《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 -
41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章孝标《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 -
42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杜牧《张好好诗》 -
43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箱空。
杜牧《题白云楼》 -
44
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
许浑《恩德寺》 -
45
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许浑《下第贻友人》 -
46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许浑《汉水伤稼》 -
47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
李商隐《晓坐》 -
48
覆载还高下,寒暄急改更。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
49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薛逢《咏柳》 -
50
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
卢肇《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 -
51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皮日休《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
52
雪阵千万战,藓岩高下刳。
皮日休《太湖诗:太湖石》 -
53
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
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
54
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
55
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
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焙》 -
56
更得锦苞零落后,粉环高下挶烟寒。
陆龟蒙《奉和袭美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
57
高下寻花春景迟,汾阳台榭白云诗。
张乔《春日有怀》 -
58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赠陈望尧》 -
59
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
方干《卢卓山人画水》 -
60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罗隐《帘二首》 -
61
韦杜八九月,亭台高下风。
郑谷《游贵侯城南林墅》 -
62
欢戚犹来恨不平,此中高下本无情。
崔涂《声》 -
63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杜荀鹤《春日山居寄友人》 -
64
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
王毂《春草碧色》 -
65
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
周昙《春秋战国门:子产》 -
66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
孟贯《过秦岭》 -
67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张立《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
68
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
无名氏《笙磬同音》 -
69
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钝。
寒山《诗三百三首》 -
70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无摧折。
齐己《灵松歌》 -
71
(《夜坐》)春雨无高下,花枝有短长。
虚中《句》 -
72
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无名氏《灵响词》 -
73
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
裴略《又嘲屏墙》